襄阳古城始于春秋早期楚国北津戍,距今两千多年。自汉末刘表迁荆州于此,历为州、郡、道、路、府、县治。城墙始筑于西汉,宋改砖城。经宋元襄阳大战及元代毁城破坏严重。元末明初,朱元璋诏令重修毁,奠定格局。历代维修,内层夯土,外包成砖。宋以来各型文字砖散见期间,由于“洪武十六年”城砖最著。
城墙周长7331米,平均高8米,宽5—16米,上设垛堞4000多个,原有六座城门,分别为东门阳春门,西门西城门,南门文昌门,大北门拱宸门,小北门临汉门,东长门震华门。各门外均有月城(瓮城),东、西、南三门有吊桥,城北以汉水为池,东、西、南三面凿有城壕,壕宽130米至250米,为全国最宽,有“华夏第一城池”美名。襄阳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大小战争200多次,而襄阳地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易守难攻,号称“铁打的襄阳”。登临城头,山水在目,尽尽赏“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的壮丽风光。
襄阳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城墙之一,被誉为“中原第一城墙”,城墙内有四条主要街道,分别是东西向,东街西街和南北向的北街、南街形成十字形交通网络。
一座襄阳城,半部中国。史孟浩然眼中的襄阳是——“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王维眼中的襄阳是——“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诗句。
襄阳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是襄阳北街,位于古城中心十字街之北,北起临汉门,南接昭明台长860米,宽12米。这里是中国最长的仿古步行街,临汉门是襄阳古城标志性建筑,临汉门北面是汉江,城墙上建有城楼,临汉门,又名小北门,因门临汉江而得名,内额书“北门锁钥”。是对它作为战略要津的准确评价和赞誉。小北门城楼建筑在拱券式城门洞上,城楼四柱三间,七檀抬梁构架,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城台长13.75米,宽22.6米,外有垛墙,内有女儿墙,台西侧有登城马道。
临汉门外就是小北门码头,明清时期,襄阳汉水两岸的码头多达30多座,会馆多达20余处。襄阳位居汉水中游,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全国重要的物流、人流和文化交流的要道,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北街最北端的铜雕塑再现昔日的繁华景象。以马夫牵马,马背驮货,挑夫,跟马,浓缩了马帮的繁荣,以及工人卸货转运,掌柜与管家清点货物,独杆货船上满载物资的场景。旁边的路标写着北街南北方向,双层城楼形路标,上层写着“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襄阳”,下层写着“后来我说了每一句,我爱襄阳,都是我爱你”。
再往前走,一个单氏故居。上额书写“厚德载物”,上联书“寸土寸金经营之妙关乎国运”,下联书“同德同心奉献之诚系于众生”。顺着青石板路,仿古建筑分裂两旁,门店琳琅满目,到处显现着繁荣景象。人群在穿梭游动,各个被眼前的盛景应接不暇,人群中时现着盛唐服饰的汉服小姐姐,为北街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引来了不少回头的观众,仿佛穿越唐朝的街区,享受着太平盛世带给人的喜悦。不经意间,又有一铜雕塑,呈现在眼前,一位清代的教书先生正在给学生授课,两张书桌上放着书本、笔、墨、砚,靠近先生的书桌旁坐着一位懵懂天真的小孩,睁着大眼睛专心致志,抬头看向先生,先生指这儿书桌上的书,像是在给他讲解什么,紧挨着另一个书桌上放着同样的学习用品,后面背景墙是诸葛亮的诫子书全文。小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坐在另一空着书桌前,同雕塑小孩一起上课,用心听先生讲课,好好学习,成为国之栋梁,报效国家。对面是管家巷,这里是烟火古巷,左边凉棚书写荆襄美味,我不怕胖,见者有份。右边凉棚书写游客驿站,免费福牌领取,通关文牌,真可谓半城烟火,半城诗。北街中间东边有一石牌坊,上书“襄阳三十三中”,上联写着“麗日行天春催桃李下”,下联书“汉水绕郭浪卷书生”。学校坐落在这古街之中,文化底蕴可谓之深,这里定能出人之俊杰。走着走着见到一石牌坊,中间是大门,两边是小门,大门上书“辐辏八方”,上联书“城倚两河秀”,下联书“台凭三岘雄”,小门上左书“南船”,右书“北马”,牌坊左右书“毂驾云霓通要塞,帆乘日月过名城”。背面上书“楚北津戍”,上联“楚山横地出”,下联“汉水接天回”,小门左书“方城”,右书“汉池”,石牌坊左书“俱推形腾雄天下”,右书“更赖英髦壮古州”。过了石牌坊,右手是北街古玩城,随珠和玉价值连城。从北街往南还有一处石牌坊后的高大建筑物,便是大名鼎鼎的昭明台。北街中部左手边建有一个六角大理石亭,亭内竖一石碑写着“襄阳北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湖北旅游名街,可见襄阳北街的地位。旁边便是襄阳三绝的铜雕塑像,三绝到底是哪三绝呢?原来是襄阳牛肉面,襄阳黄酒,襄阳大头菜。雕塑以市井街头,牛肉面馆店主熟练地烫着面,并与食客相互交流,富家子弟,市井百姓等食客同桌而食,吃牛肉面,饮黄酒,尝襄阳大头菜,栩栩如生。
北街共有两个石牌坊,石牌坊造型一致,另一石牌坊上书“荆州古治”,上联“风入长街古”,下联“韶流盛世新”,左边“凤林”右边“檀溪”左书“山河荆楚英雄”,右书“人物汉唐儒雅风”。再往前走是单懋谦纪念馆,左书“一时壶政”,右书“百代完人”。到北街最南头是昭明台,昭明台高大巍峨,蔚然壮观。昭明台为纪念昭明太子萧通而建,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生于襄阳,天监元年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去世,死后谥“昭明”,生前曾主持编撰《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昭明台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三层楼阁,高34米,中间条石拱砌券洞,洞高4.5米,宽3.5米。东西各建横房四间,台南有鼓楼钟楼各一。昭明台门上镶砖石刻“昭明台”格外显眼,二楼扁额数书“英华日新”,三楼扁额书“万山南东道楼”,这里曾是襄阳博物馆,过门楼到昭明台南广场,从南往上看,上下书“昭明台”,中间书“扬文擢秀”。
广场路标牌书写“山河万里,襄阳爱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襄阳”,昭明台正门左右有一对威武的狮子守护门口。从昭明台折回走到一家门店门口,看到排成长龙的队把北街都堵上了,卖什么呢?原来这里是网红打卡店,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昭明李记正宗红糖饼。即来之,即尝之,要不可惜之,为尝正宗红糖饼,排队排了20多分钟,说红糖饼有多好吃?单排队等待的时间也勾起了人们的味蕾,红糖饼形似扁圆形,中间空。打开圆饼,红糖附着于饼内壁,饼酥脆甜,尝个新鲜,吃个特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也尝到了延时满足感的真实感受,想得到你得到的东西,你就要学会等待,等待是一个过程,在等待的过程中学会欣赏过程带给你的享受,享受心情,感受心境,沉下心,不浮躁,沉稳内敛,让自己与环境融合,感受当下,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无数个等待,静待花开。等待是一个过程,等待是心境的提升,等待是成熟的表现。只有在等待中完成人生的蜕变,让人生走向辉煌,成就人生不枉此生。
对面是正宗老字号襄阳牛肉面,魏记,一生必吃的面,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那边是外婆豆腐花,来一趟襄阳古城不容易,尝古街的独特小吃也是一种享受,刚没走几步,一个穿唐服的男子手提一个不锈钢瓶架子,下面挂满蛐蛐笼一样的竹编艺术品。笼上还缠一圈白色绒毛,笼下挂着红穗子,笼子上爬着小白兔宠物,上面贴着红色吉祥字,顺和、暴富、福,还有蝴蝶落在竹编小笼上,引来不少小朋友围观。他手里还拿着国旗为十一的街景增添了喜庆,还不忘在脸蛋上贴着五星红旗,小朋友们被这精致的艺术品吸引着,买上一个蛐蛐笼,拎在手中,走在北街的人群中,手持五星红旗引来无数羡慕的眼神。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你们不正是家之未来,国之希望。祖国的大好河山,你们要用脚去丈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眼界,灵活思维,不拘小节,开阔心胸,提升格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拥抱5G时代,亲近AI,做时代的娇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边是用心熬煮100分钟酸梅汤更好喝,那边是不如炖着喝,炖足八小时梨汤才美味。还有是宝芝柠鲜果茶,新鲜现榨,老少皆宜。临汉门城墙上隔一城垛插一面五星红旗,把临汉门城楼装扮的红旗飘展。城楼下着盛装,如织的游人给襄阳古城增添节日喜庆色彩。城楼西侧有登城马道上城墙,沿城墙向西到夫人城。城墙上的五星红旗依次排开,伸向远方,城墙上的人头窜动,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汉江上的大桥自西向东,目所能及的是长虹大桥。还有最早的铁路、公路两用钢架桥——汉江大桥及东边的钢绳斜拉桥,展现力量与艺术之美的景观大桥——凤雏大桥。站在城墙上极目远望,对岸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一江春水向东流,江面宽泛,水清如碧玉,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这里是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达到了饮用水一级标准,江面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是古代城池与现代大都市的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在祖国75华诞之时,畅游在这汉江之滨,襄阳古城之中,体验时代给人带来的变迁。祖国大地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在这太平盛世。不忘过去历史,以史为鉴,奋发图强,向为祖国的强大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向为国家安全的人民子弟兵们致以节日崇高敬意。我们有今天的安逸生活,不忘为此努力奋斗的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的发展,民族进步的开创者和改革者及默默奉献的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致敬!今天的辉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愿望。如今,在党的领导下,愿望一一成为现实,我们能不为我们伟大的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