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痛”与“乐”
各位亲爱的伙伴:
我们成长营的破冰系列课已经开展了3次,有55人次参与了学习及反馈,公司整体反馈积分为64分,目前还有7人尚未行动。这个数字看起来算有些成效,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数字对于我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们的投入、思考、成长最终转变成真正的解决问题才是对我有意义的,也是我的价值所在。
针对已经积极参与进来并且在思考改变和成长的伙伴我要说谢谢,你们是我存在的价值。对于还没有投入进来或者很少参与的伙伴,我想说说我对你们感受的体会和理解:有些伙伴或许是对这个活动给你们带来的价值存在疑问;有些伙伴是对活动中的一些观念或理念存在不认同,还有些伙伴是因为抗拒改变和成长带来的“痛”。
有些伙伴可能也会质疑“我很好,我有成功的经验、我有我处事的模式,我有我的管理套路和方式,我为什么要成长?为什么要学习?”
昨天我思考了一个晚上,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下:
前段时间我跟滴滴的一个HR同行交流,他们是名符其实的互联网行业,基于数以亿计的网络即时大数据,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她说在滴滴的一年抵得上在别处的3年。这种节奏的压力,让我心情很沉重。在我们公司虽然没有像滴滴、没有像BAT这种超快节奏,但是我们行业的速度应该也是一般传统行业的1.5至2倍,就我自己而言,在公司的两年可以抵得上我之前在其他行业的四年。在这种行业节奏下我们该怎么办?不奔跑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阻抗”,阻抗其实就是面对自我变化的一种精神防御,是一种“痛”。这个“痛”源于成长过程中对于我们原有观念、思维、行为改变必然带来的痛苦体验,因为即使是最坚强的人要改变自己的旧有观念、建立新观念,改变旧行为建立新行为就会带来心理的冲突和焦虑,会对我们原有的个人价值保护产生冲击。我想大家应该都看过很多鸡汤文,告诉我们要走出舒适区,但是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们该去哪里,看完我们也不知道要走出舒适区的真正原因。
当我们从一个“技术大牛”变成“管理小白”的时候这种心理的冲突和落差会让我们痛苦会让我们不适;当我们用我们惯常的、之前成功的模式去应对的时候发现无效了,这会让我们焦虑;当老板需要我们以更快的速度奔跑,需要我们用更高维的视角去看问题的时候,我们跟不上会有压力,会有不适;当我们要改变让我们原来引以为傲的思维、模式和习惯的时候我们会痛苦、会抗拒、会沉默、会否认、会抵触。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09年我从“福州企业的黄埔军校”到青岛后,我所骄傲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让我在这里冲突和迷茫。这个阶段的你或许就是之前的我,或未来的我。正因为这样,我对各位伙伴的心情怎么能不体会到深入骨髓呢?
成长这么痛苦,那么我们就要停步不前吗?还有人说“我一直都是愿意改变和成长的,只是没有时间”“我清楚的知道我的不足,但是很难改变”“我学了**,但是它对我是无效的”“我参与了**,但是它没有用”。
伙伴们,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我们说的是事实吗?还是因为我们有压力需要我们成长,我们要表现出成长的姿态,只是我们内心却是拒绝这个成长的“痛”?
我想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要改变、要成长,我们必须付出代价!
我特别认同的一句话是“成长都是反人性的”,因为要成长我们就需要克服惰性和阻力、我们要改变我们习惯的思维和模式,改变沉浸在自己沾沾自喜的自我中心价值,这都突破了我们惯有的本性。我们通过克服自己的人性来实现自我的突破成长,我们通过顺应他人人性来实现目标和价值创造。
儒家说“性本善”是环境让人变得“恶”起来,这是把一切都归因于外,忽视了人的自我选择和成长。基督说“人有原罪”,这也不是我所认同的。我想人生来是有很多不足的,通过我们的自我成长不断的去修正、去改善、从而达成自己的目标。
关于干部成长营,我想说,没有任何魔法就能使人毫不费力的发生奇迹的变化、没有一剂灵丹妙药可以药到病除、没有一个培训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解决问题,没有任何事我们自己不用做任何努力就可以大功告成。
作为HR,给大家提供支持服务,我们提供的是鱼,是渔具,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大家的成长方面,我们真的只是个“授人以渔”者,因为成长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伙伴自己所要面对的。
培训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它只能提供环境、框架、老师、理论、方法和工具。培训的价值又是无限的,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自我觉察、思考、改变、应用和转化。
培训这种让我们自我成长的价值是无限的,这也是我作为一名HR,作为各位的成长伙伴的无上荣耀!
3.5亿年前,第一只爬上陆地的鱼我想也是非常痛苦的吧,但是回过头看,正是因为它的痛苦,才有了后来生物的大进化和我们人类,基于此它应该无比骄傲和快乐的。
现在我们也面临一些“痛”,当然我们无法等太久,或许五年或许十年,我们再回头来看,因为这个“痛”对于我们自己、对于团队、对于整个公司、对于这个行业或许我们也会是骄傲和快乐的。
在这个快速奔跑的行业,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这个蓬勃发力的金东,面对这些,我们需要一起去克服成长阻力,一起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此刻,我向你伸出我的Five,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