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夜》影片名字自带光亮,令人向往,据说只是因为男主去往的地方在挪威北部,那里有长达三个月的白昼,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实际上这是部“丧”片,“丧”得俗常,是很多普通男人都可能经历的。
男主角迈克尔沉默寡言,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程师。一开始的情节是老父亲刚刚去世,他约姐姐同去处理后事,姐姐推说没空,短暂的电话沟通中彼此都明了:和父亲再也没有机会相互“谅解”了。他又去和前妻商量带14岁的儿子路易斯去,获得同意,于是从未谋面的父子有了几天共处的时光。迈克尔试图通过旅行,达成沟通和谅解,重新建立父子关系。
父子俩开车、徒步和野营,挪威北部山区绝美的景致和一路上沉闷的气氛形成强烈对比,只是景色再美也很难弥合人心的沟壑。缺席儿子成长的父亲,想把光阴里的缺失弥补一些,也想把因缺失而积累的怨怼消弭一些;正值青春期的少年,面对陌生的父亲,除了沉默和表达恨意外,也找不到更好的相处方式。影片呈现出来的诸多努力和无力,蔓延成无助、孤独和颓丧。越来越靠近白昼去,失眠也越来越严重,都是夜晚过于明亮的缘故吧。
全片叙述平淡,台词很少,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但有几场戏值得细品。
第一场戏:父子俩收拾爷爷的遗物,发现一本二百多页的隧道设计图纸,这个细节侧面反映出爷爷选择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山野,但一直保持着自主坚定的生活状态。在这个已去世的老人面前,电影并没有展开讲述来回答孙子的疑问:爷爷为什么会到这里来?父亲和爷爷之间为何那么长时间不联系?结合影片开始时男主说和父亲之间互相谅解的话,不难猜到父与子选择了逃避,而生离死别彻底斩断了两人之间的温情。
第二场戏:车行在云雾弥漫的山路上,道路能见度越来越小,这个叫迈克尔的男人陷入不会爱父亲,也不会爱儿子,不但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儿子的困窘中,迈克尔迷失在无措和焦虑中,而观众跟着镜头晃到头晕,迷失和无助的情绪感同身受。路途中遇到一间房子失火,父子二人默默看着熊熊烈火一言不发,很有几分过往已成灰烬,却再没有机会重新来过的戚戚然。
第三场戏:父亲跟儿子解释当年离开妻儿的缘由,用忏悔的姿态说也想陪儿子长大,儿子一脚踢开野炊炉,说:我恨你。爱需要表达,其实恨也需要表达。恨的表达意味着撕开裂缝,往往正是解开心结的入口。后面儿子意外受伤,父与子陌生而拘谨的拥抱,父亲背起儿子沉默的回程,让父爱有机会从恨的裂缝里慢慢渗透进来了……
电影结尾,观众期待的父子关系改善也很微弱,儿子最后的一个转身算是回应了父亲的凝望。私以为这更贴合现实的逻辑,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沉默、纠结、不安、冷漠…都属正常。但也足够相信:通过几天的相处,父与子踏上了理解之途,避免了上一代人之间的悲剧重演,这次指向了温善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