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100个学生,100个故事。这是第14个故事。学长刚考上本校的机械专业研究生。学长谦虚而腼腆,低调而有爱心,他总说自己不够优秀。我们一起来看下学长的考研感悟投稿。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学里的时光是美好的!但是美好的总是那么的短暂。匆匆那些年,又是毕业季;毕业,不仅仅意味着离别,也面临着一次新的人生抉择。而选择继续学习,对于即将毕业的学子来说亦是一种新的人生规划。
相对于正式上班之后的繁重工作,读研可以说是大学里的又一“象牙之塔”,可以“轻松闲暇”许多,想必这也是现在众多学子打算考研的原因之一吧,尽管也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而作出的选择。这里有关考研的益处就不多说了,就我个人而言,最初选择考研的原因是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为在大学四年时光很短,学到的知识还是有限,并且还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希望通过继续学习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这点也是我参加学科竞赛在实验室里实践之后的总结与感悟。
备考期间,或许有不少人会因为班里同学和室友已经拥有稳定工作而感到焦虑。他们生怕自己“运气”差,最后得到是一个既考的不理想同时又错过最佳求职面试期的“一败涂地、进退两难”的结局。如果此时可以给予一个劝导便能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试着开导他们换位思考倒是可行的办法。殊不知,考研备考既是一次磨练意志、锤炼心理又是强化巩固理论知识的机会。试问:哪家企业单位不想任用心理素质过硬同时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呢?所以,越到后期越要沉着冷静,与其“心烦意乱”倒不如对自己负责,静下心来,学有所获……这样,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总之备考期间的努力奋斗,学会付出的过程对我们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借鉴意义的,不是吗?
备考过程的心理感受众所周知,无非也就用那“孤独”“枯燥”几个形容词来形容;复习的形式也可以多样的,有上辅导班的,有三五人同行学习的,也有孤身一人苦战的……就我个人而言,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简单明了而又事半功倍的途径(就好比于同是绿色植物的水仙花和仙人掌:水仙花生长很好的土壤环境未必适合仙人掌的生长,反之亦然)。所以我更倾向于埋头于图书馆中。虽然相比较于大学生活的“五彩缤纷”(即大一参加了学生会组织部工作,也在同年暑假里有幸参加了西联乡支教活动;大二、大三两年里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实验室里实践获益颇多)备考经历显得“平平淡淡”,但是那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基础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往往在“孤独枯燥”中让我感到更多的是内心的踏实与满足。
至于读研以后----对未来的规划,我想还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吧,或是有机会在继续学习,或是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但是,心里还是期望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在这里,我想诚挚的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给予的关怀,感谢班主任徐老师的教导,感谢辅导员庄姐的关心,以及学校图书馆等学习资源给予我学习上的帮助!谢谢!
庄姐姐心语
我这儿有不少像杨青形同学一样低调而努力的学生。他们可能不善言辞,不爱表现,不喜交际,但他们默默地在经营自己的精彩人生。直到有一天,一则关于他的喜报传来,我们才知道他原来那么努力。
这是低调的奢华吗?
人生百态,这才是最真实的人和最真实的人生故事。
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明星,闪闪发光,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如你如我。而我们只要做到自己的事,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很幸福很快乐。幸福不是拿来比较的,日子过得好,才是真的好。
青形同学,别人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同时,我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望一切都好,有空回来看看!
——关心你的庄老师
2017.5.11
庄经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今日头条》《简书》《知乎》自媒体人/公众号被收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分答答主/微课讲师/学习社群创始人/烘培爱好者.....Hi,我是一位有种、有趣、有料的高校辅导员,与你聊聊成长的故事。愿你野蛮生长,最终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