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多少决定是我们自己做的?有多少是父母给我们做的?父母给们做多了决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自己多做决定又会怎样?
国庆之前决定国庆要回家看看,所以在国庆这个小长假回了趟家,陪了陪父母。不过在国庆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这也就是我今天想谈的话题:我们有没有对自己负责?
国庆回家听到了一场真真实实的爱情保卫战。三姨家的姐姐是个研究生,现在已经27岁了。上过大学的孩子都懂得,父母让你学习和找对象往往都是一念之间。可能这一次打电话还要你好好学习,下一次打电话就是让你抓紧找个对象。
而姐姐之前一直在听三姨的话好好学习,没搞对象,去年研二的时候,可能家里觉得年龄到了,让姐姐开始找对象,又因为三姨希望姐姐将来回家长工作,所以就让她找一个当地的对象。而姐姐可能一直没找或者是没找到合适的。所以家里比较着急,于是三姨就让姐姐相亲。
相亲的第一个对象我不了解,听姐姐说,本来相处的很好,后来因为三姨觉得男方家庭不是特别好,所以散了。第二个相亲的对象也就是现在的对象,两个人都特别喜欢对方,也相处了一年多了。但是因为男方学历相对于姐姐来说不高,是个大专生。然后现在的工作可能相对于一些高逼格的工作不体面,工资也不是很高,所以,三姨觉得有点配不上姐姐,一直就不同意这个事情。
姐姐和我讲了这些为什么三姨不同意的原因,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因为据我所知,从小到大,三姨替她把大大小小,所有决定都做了。包括上什么大学、考不考研究生、工作的地点等等。也因为姐姐这一路都比较听话,学习和生活过得也很不错。所以的话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姐姐所有决定必须听父母的,自己做的决定如果和父母有出入,那就一定要妥协,否则将来过的一定不好。所以现在在找对象,结婚这件事情上,三姨仍旧想着替姐姐做决定。
正因为如此,这场爱情保卫战从去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还在继续为之“战斗”。
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大部分求学生涯都是住宿,初中是三星期回去一次,高中和大学都是半年回去一次了。所以基本上在高中之后所有自己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做决定,然后去做,当然遇到了问题也是自己去解决。小到要买什么样的衣服,大到选择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复不复读,考不考研等等。这些决定都是自己做的。
慢慢的我发现凡是涉及到我的问题,父母都会询问我的意见,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会同意我的说法和做法。即使有时候会出现分歧,也会求同存异。从来不会强迫我去按照他们说的来。
就像在考研这件事情上,父母还是希望我可以考研,想让我学历更高一些,技术更好一些之后再去找工作。而且以前每次打电话也会和我提到这件事,但是在之后的一次长谈中,我很明确的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包括一些对未来的规划,以及自己理解的考研的利弊,他们在听完之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同时也觉得不应该太过干涉我的人生。只要不是大是大非,不管我做的决定是对是错,只要我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他们就同意并支持。所以最终他们选择支持我不考研的决定。
一直到现在,很感谢我的父母,尽管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在学书本知识这方面不能教我太多。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做法教会了我:做自己的人生主宰,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尽管我也知道我做的那些决定有对有错。但是我相信不管对错,我都应该自己去做决定。别人的建议我会听会选择,但是最终的决定必须我自己来做,当然如果我认为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不论别人说啥,我都会坚持下去。因为我要过得是自己的人生嘛,又不是别人的人生,更加不是别人嘴里的人生。
而对于姐姐,我不知道姐姐“战斗”到最后的结果,但是我希望那个结果是好的。我也由衷的希望姐姐可以开始替自己做决定,替自己的幸福做决定!
最后想说,如果有相同看法的伙伴,不妨一起开始,做自己的决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嘴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