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先生是新加坡资深教育人士,从事教育行业30多年,担任过三所公办中学的校长。现在,他主要负责联众国际学院的管理工作,兼任新加坡南洋孔教会副会长,培华基金董事,新加坡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学前教育副组长,新加坡南安会馆文教顾问。昨天,新加坡小六会考(PSLE)放榜了,今天,王国华先生在课上就重点提到了新加坡的小六会考。
今年,新加坡有3万9672名考生参加了今年的考试,98.4%的考生都可以升上中学,其中66.6%的学生将进入中学四年制的快捷班,剩余的学生进入五年制的普通班。
在新加坡这种奉行精英教育的国家里,教育从中学就分流了。夸张点说,小六会考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道路,奠定孩子未来阶层的划分。感觉比中国高考的“一考定终生”还残酷......
每所中学里,有快、慢班的区分。进入快班就意味着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将来考O水准、A水准都更有优势。
小六会考中成绩优异的同学,可以直接进入直通车IP项目(就是中学直升高中),不用参加O水准考试(相当于中考),6年后直接参加A水准考大学。
虽然现在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进“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的概念,拒绝为中学排名。但是,在网上,怕输的家长们,还是根据2017年各中学的录取分数线,硬是排出了一份新加坡前100名中学排名。(以上摘自新加坡眼的报道)
王国华先生解释说,新加坡分流与与因材施教的措施就是小六会考,现在实施的是2008年教育部提出的科目分班,对过去的“一刀切”的分流制度作了改进,让每个孩子按照个人的兴趣与专长发挥潜力。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各有不同的资质与才华,而学校会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能力提供均衡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学校根据小四考试成绩进行分流,学校向家长建议学生的五年级科目组合,家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最佳组合。其科目包括英文、数学、科学和母语(中文、马来文、淡米尔文),每个科目都有普通和基础两种水平。母语科目成绩优秀的也可以选择修读高级母语,这些孩子属于双语水平最好的那一类。小五考试后,学校根据成绩,允许学生转换科目水平及组合,也就是说,普通可降为基础,基础可升为普通,家长就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小四已经给过一次机会了。
教育部根据小六会考的成绩为学生分流及家长的选择分配中学。以王国华先生曾担任过校长的中正中学(义顺校区)为例,四门课的总分为300分,中正中学的录取分为136,快捷班录取分为188,学生只能根据你的分数被相应的初中录取。以新加坡2016年中学分流为例:快捷源流录取比例60.8%,普通源流录取比例为27.4%,普通工艺源流录取比例为11.8%。据2016年统计,小一新生进入中学后教育学府的百分比分别为:初级学院/高中:28.4%,理工学院/专业文凭课程:46.9%,工艺教育学院/证书:24.8%;三者之间可以互通,理工学院的优秀学生10%可以转到高中,高中极少数差生也可以转到理工学院;最后,大学毕业/学位:34.2%。新加坡不读大学,就不读高中,新加坡大学毕业的只占总毕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的就发专业文凭或证书,根据你所学的专业参加工作。
所以,可以说孩子将来能上什么大学,看的其实是小六会考成绩能让他们上什么样的中学!为了减轻小六会考的压力,新加坡改革小六会考,从2021年开始将采用分级制来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就像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分等级赋分,从最优秀的L1到最差的L8,每级5分,分成八级。2018年7月12日的《联合早报》刊登了教育部长王乙康的文章《虽不完美,以其他制度取代小六会考或会更糟》,王部长认为,小六离校考试并非一套完美的制度,却是众多制度中最公平的一个。
新加坡务实的分流制度,试行了因材施教,减少了社会分化,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不同途径通往成功之道……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哪个年龄才适合分流?考试成绩能否断定学生的能力?对于大器晚成的学生是否是错误的分流?一部分学生的自尊、自信是否低落不振……
也许,就像新加坡教育部部长王乙康所言,这是一套并非完美的制度,却是众多制度中最公平的一个。是啊,制度如此,教育也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完美的人寻求完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