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柳风雪:最难割舍是离愁

四月的最后一天,写点什么呢?

写写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吧。其实这座城市本没什么可写的,来了快一年了,谈不上喜欢,起初还有点厌恶。

华岳仙掌

本来也没打算来这座城市,可冥冥注定与这座城市有缘分。800多万的常住人口与这座城市的名气不甚相符,可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对这个省来说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八县一区的城市布局,而我恰好就在那一区之中。地处中原,这座城市有北方冬天的凛冽,也有南方的湿润温暖,春来的总是比西安早。

骊山晚照

市区的周围种的最多的便是杨树,一排一排的,像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士兵,在田间地垄,在沟渠河畔,很多很多的。冬天褪去树叶后,总能看见树梢一个个鸟巢,我曾一直不解,到底是什么鸟偏偏对杨树情有独钟,后来问了当地朋友,才知道那是喜鹊,报喜鸟,很喜庆。

每天上班坐在车上,我都会捡靠窗位坐下,为的就是看看那一排排笔直的杨树,像一道绿色的屏障,隔绝了四方吹来的沙尘,不过树叶繁茂后,喜鹊巢也就看不见了,算是个遗憾的了。

曲江流饮

可想想四时风景本就不同,想在一时间既看到风花雪月,又看到绿树红花,想来也不现实。

这两天这座城市被杨絮包围,偏偏教我想起苏轼那首《水龙吟》来: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雁塔晨钟

想想这杨花竟是个如此惹人多愁善感物,连大诗人也逃脱不了,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下了班的夜跑还在坚持着,这些天在路上遇到之前那些健步走的人群,许多都带起了口罩,想来也是这杨絮惹得祸了。

咸阳古渡

一场大汗淋漓下来,脸上免不了要黏些,这让我很不舒服,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钥匙插进生锈的锁孔,推开厚重的木门,左脚刚迈进久未拜访的老屋,一网蛛丝就先蓬到脸上,可现在却也没了这种体验的机会了。

比起这惹人生出这无端闲愁离恨的杨絮,我更喜那似雪非花的柳絮,想起那灞桥飞柳,想起那灞柳风雪。

作为关中八景之一,没有华岳仙掌之雄奇,骊山晚照之瑰丽,曲江流饮之风雅,雁塔晨钟之肃穆,咸阳古渡之繁华,草堂烟雾之飘渺,太白积雪之绮丽。

可我偏偏就是喜欢,不知源起,没有终端。非要给个解释,可能是仙掌太虚,晚照太艳,流饮太姝,晨钟太闷,古渡太悲,烟雾太迷,积雪太凉罢。

草堂烟雾

记得那年春天,当时还在上学,周末闲来无事,约三五好友自西京向东乘车十余里,便来到灞河,下了车,灞桥便赫然呈现在眼前了。

初见不以为然,而当初见成了再难相见,便化成了心里念念不忘的美好。

站在灞桥上,西眺阳关,东望潼关,我想着:我是该从这出走阳关,感受关外的西域风情,还是该从这东出潼关,领略中原的帝都繁华?

太白积雪

我想起了历史上的过客,想起了千百年前的古人,那一刻他们是否也曾孑立桥头,和我有同样的思绪?

杨柳青青着地重,扬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华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当我东出潼关的那一刻,最后一眼看的是灞河的水,为我送行的是灞河的柳,而带着我的思乡之愁向西飞去百余里的,便是那灞柳风雪了。

身在关外,心在关内。

何时归去,与你重逢。

晚安!

灞柳飞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多年前,才女林徽因把最喜爱的人比做了人间的四月天,足见她对这个季节...
    兰之依依阅读 3,811评论 0 1
  • 《灞柳风雪》 沉雾飘渺风寂静, 斜阳残照鸟追风。 不见雪花谁飞舞, 灞柳摇曳自多情。 遥忆长安柳色新, 唤得名士春...
    曦微w行走在路上阅读 7,888评论 9 16
  • 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 留都城东,灞水之上,一座古桥,岿然而立,不知已经...
    小小闷骚阅读 5,117评论 0 5
  • 灞柳风雪,深秋泪零落。 梧桐叶纷纷,芦花烟雾薄。 寒风切肌骨,瑟瑟不禁呜咽。 岁月如流水,何时能停留。 几度催人老...
    司马谦阅读 877评论 0 3
  • 作者:黎荔 古代长安“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发生地在今天西安市的灞河(古称灞水)。在史料典籍中,灞桥第一次...
    文化学者黎荔阅读 3,82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