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着金钱涂鸦,很不意外的用了金灿灿的颜色。一开始觉得金钱是一份非常明亮的阳光般的感觉,可以照亮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然而有时候我会焦虑。我找不到金钱给我的那份美好。有一些蓝色、黑色,代表金钱能量中令我焦虑的部分。
我在使用大笔钱享受的时候经常会觉得不舒服。好浪费,这样奢侈好惭愧!眼前会浮现母亲舍不得花钱的样子,买衣服只能买几十的,超过五十她就开始紧张,觉得别人在抢她的钱了。好像买了超过五十的衣服是浪费了一大笔钱,这样别的生活开销就不够了,无法生活下去了。在她的身边,看她花钱,有种舍不得多花任何一分钱的感觉,人十分焦虑紧张,总感觉自己的生活基本需求无法满足,经济状况岌岌可危,随时会崩塌。
我一度也是没法买好些的物质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因为我一直以为我家经济特别紧张。可是父亲却告诉我: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好的,事实上,他确实特别会花钱。身上有一百元可以在外赊账买两百元的东西回来。然而他只实行了他前半句话,后半句做的很失败。
我在一度让自己特别节俭之后会突然大爆发的去奢侈一把。曾经大学毕业时用一个月伙食费买一套护肤品,只是觉得这是作为上班族应该具备的,却忘记自己这一个月该怎么办。偶尔会去买个特别贵特别不靠谱的东西(完全是我爸的任性花钱模式)。心理学里经常讲到原声家庭里有什么你就会继承什么。我看到我继承了我妈的极度吝啬和我爸的胡乱奢侈。这就是我三十多年经常会经历的场景。积攒了一笔钱之后乱买一通,要么买一些便宜货,觉得不怎么好,用着就扔了,或者偶然买个奢侈的东西舍不得用,放得再也没用过。这两个模式让我的金钱在一个怪圈里打转。我没有生活品质,我的钱在手上时我紧张,没钱时也紧张。
我想说,金钱,你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让我这么痛苦。
我逐渐感觉到我被金钱压的死死的,我的金钱感极度匮乏,不够,永远都不够。万一生病,没钱;万一想买东西,没钱;万一出去旅游,没钱;万一老人生病,没钱……整天沉浸在没有钱的恐慌里,即使自己手上还有着不算少的资金,感觉自己还是没钱。
我感觉到,我舍不得为自己买一份好的物品,源于我觉得自己不配得。母亲觉得自己不配得足够好的物质生活,因为外公重男轻女,所有好的都让给了弟弟,母亲什么都得让出来,吃最差穿最差,却做最多,这就是我那个低到尘埃里满腹心酸的母亲。她早就习惯给自己分配最差的物资,因为她不是男孩,她不配得到最好的,即使我给她买些贵的,她也会十分惊恐:这些都是我消受不起的,我随便一点就行了,不需要给我那么好的东西。
我看到母亲的童年在原生家庭里一份被父母忽视的低自我的创伤,她蝇营狗苟的活在匮乏的金钱观里,活得愤怒委屈。她总是莫名对我和父亲大吼,那种愤怒我一直以为是母亲性格急躁,如今可以看到她隐藏着被父母忽略的巨大的愤怒和悲伤。
看到母亲的模式,我打算不再轮回她的模式,可是又不小心掉进父亲对金钱虚幻的自足中。他从不焦虑金钱,即使家里真的一分钱也没有的时候,他依然可以把身上所有的钱去买一个巨大无比的二手音响。还有留声机,电视机,影碟机、录音机、录像机……对电子产品的痴迷从来没有淡化过。可以说,身上的钱一定得用完回家,否则他一定不会那么快回来。
我曾经观察过父亲这种让我无法理解的金钱观,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的购买欲让我和哥哥提前享受了各种家电、游戏机,父亲一回家我们总是很兴奋,可能有个新玩意要回来了。有父亲购买的电器里,我感受到父亲是很有能力给我们一份享受的,父亲作为一个没落的文艺青年,那时候真算是又有才也不缺钱。
奶奶无疑是惯父亲的。所以父亲在乱花钱的时候,奶奶从来不阻止,甚至在父亲钱不够花的时候还会塞钱给父亲,没错,父亲真正的可以当败家子了。花光了,自己也老了,幸亏母亲省吃俭用攒了一笔钱买了一人一份养老保险,现在每个月还能维持不错的经济来源。
我记得小狐说过一句话:什么都怪原生家庭里父母的错,也太草率了。听起来似乎是这个理,事实上,并不是要去怪他们,是回看他们的人生,真正去理解他们,看到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局限,然后真正去接纳不够完美的父母。只有接纳了父母的不够好,你才能接纳自己的不够好,因为我们真的继承了他们很多很多。
中间经历了漫长的金钱观的模式觉察和成长和突破,套用老话: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而我,得先爱自己,金钱,我最能用来表达爱自己的方式。
到现在,我已经冲破了金钱的焦虑感,不再为自己享受生活的品质而去愧疚和痛苦。我赚钱让自己享受,真好,这就是我爱自己的方式,暑期去了杭州,苏州,北京,其实没花什么钱,蹭吃蹭喝蹭睡,不会过度要去花钱,也不会想着要节俭。朋友的赠予,欣然接受,感受情谊,不再觉得自己不配得,我值得朋友们如此对待,我是最好的那个自己。如今,我也在想着怎样开始下一步金钱投入和自我成长,我想让自己更有价值,更值得拥有更多的金钱,更好的生活,活出更丰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