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爆竹声中岁又除, 顿回和气满寰区
在除夕当夜,一过零点,晚辈们就陆陆续续向长辈拜年了。在古代是按照年岁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拜年,现在就不同了,只需向爸爸妈妈说声“恭喜发财”,大红包就到手了。
“初一起床第一事,先在门口放鞭炮”。大年初一一开门,就要“开门炮仗”,为新的一年开启顺利的开端。南朝梁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 是三元之日也, 春秋谓之端日, 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 以避山臊恶鬼。”《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写道:“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这听烧爆竹大概是开年第一件要做的要紧事了。
春节另一项重大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也就是拜年。拜年之风在汉代已有,东汉时流行送拜帖,称为“刺”,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文征明的《拜年》中就描述了这种风俗:“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拜年
在吃食上也有很多讲究。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长得像元宝,也有富裕的意思。南方吃年糕,谐音“年高”,意味着新的一年比去年更“高”。有些地方吃汤圆,又叫“团子”、“圆子”,圆滚滚地代表着“全家团圆”。不知道大家在家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呢?
正月初二: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和夫婿同行回娘家,所以俗称“迎婿日”。古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在年初二这一天,姑爷带着贵重的礼物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正是一年一度作为“半子”以慰问“二老”的好时机。有些地方会称新女婿为“娇客”。对于“娇客”拜年,岳父母无不盛情款待。
农谚有云“初一饺子初二面”,昨天吃了饺子,今天就该吃面了。吃面要吃“面正条顺”的,表示新的一年要顺顺当当。在南方,特别是广东澳门的生意人会吃“开年饭”。开年饭不仅有烧肉,有时还会有谐音“发财”的发菜。不过纸条君还是建议大家保护环境,少吃发菜啦。
正月初三
在前两天忙于走亲访友之后,人们在大年初三总算可以稍稍休息一下了。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或赤口,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所以一般来说大年初三都不会访亲探友。
初三有烧门神纸的习俗,俗谚“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意思就是初三要把门神纸烧了,代表新年假期已经结束要开始营生了。
又有俗话说“大年初三,老鼠娶亲”。在初三,为了方便老鼠嫁女,人们会减少晚上的活动,并把米饭、花生放在角落让老鼠拿走。
老鼠娶亲
正月初五
初五俗称“破五”。旧时初一到初五有很多忌讳,比如不能生火、不能打扫之类的。但到了初五,这些忌讳都可以打破了,所以称“破五”。人们会在家里从里到外地放鞭炮,把“晦气”都炸出去。在南方,商家初五开张鞭炮叫“鬼崩祟”,为的是崩走旧年的晦气,另外也给员工派“利是”(其实就是红包)。
另外,在初五一大早我们会看到人们为了祭拜五路神而在路口大放鞭炮。五路神也是财神的一种。在初五,为了比别人更早地接到五路财神,人们会纷纷早起在路头等着。清代蔡云在《吴觎》中就描述了这个情景:“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送穷
正月初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初六是各家酒楼店铺纷纷正式开张营业的时候,商户会大放鞭炮迎接新年新气象,热闹景况并不亚于除夕。
同时,初六要把新年攒的垃圾、去年要扔的破衣服、旧东西都一并扔了,俗称“送穷”。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正月十二
从正月十二开始,人们就要为庆祝元宵节做准备了,比如买灯笼、做花灯等。有一首童谣是这样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这就是说,从正月十二开始,各家各户就开始糊灯做灯笼了。
看花灯
正月十五
元宵节看花灯,是无数文人才子心中最绮丽的回忆。唐代苏道味在《正月十五夜》这样描绘灯会,“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说这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柳永在《迎新春·嶰管变青律》中说:“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赏完花灯,接下来该吃元宵了。元宵最初称为"汤圆",因为在元宵节吃,也称"元宵",里面包着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等,想包什么就包什么,代表着团团圆圆。
猜灯谜
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背后的故事和传说也许充满欢笑,也许满是泪点。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试着了解我们自己的风俗、自己的文化,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的底蕴,也是中华千年传承的沧海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