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梦湖》以绝伦的辞藻描绘了一幅哀伤的画卷。莱因哈特与伊丽莎白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却最终不得成全,写出了多少青年男女相爱而不得的心声。当你拿起这本书时,你有没有勾起你爱情的甜美回忆,绝对有的吧,毕竟他们年少时,真的甜入心扉。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让你选的话,你会选择喜欢的还是合适的?”很多人都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喜欢的,选择那个一想起来心里就像抹了蜜的人。可惜,到最后都败于现实,与合适的人平淡一生。能够与爱的人厮守,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为什么相爱的人,到最后失散于人海?我想《茵梦湖》应该可以给予我们回答。
(1)从不过问对方的意见。
在孩提时代,莱因哈特邀请伊丽莎白同她去印度。认为那里风景优美,没有冬天。伊丽莎白思考极多,认为她的母亲不会同意她去。莱因哈特生气地说:“要不,我一个人去,去了再也不回来。”小女孩急的要哭,最终诚挚地回答:“我真的愿意和你一起去印度。”可莱因哈特却认为伊丽莎白根本没有勇气。没有勇气对抗她母亲的决定,没有勇气陪他远离家乡,颠沛流离。这也是后来,莱因哈特在得知伊丽莎白快要结婚时,尽管伤心,却从不反抗的一个原因。
可是他从来都没有去问过伊丽莎白的意愿,从来都没有说不要嫁给埃里希之类的话。他认为伊丽莎白没有勇气去反抗母亲的决定,就如同伊丽莎白没有勇气同他去印度一样。可是,这只是他的想法而已。伊丽莎白的决定是什么,小说早已给出了答案。伊丽莎白愿意去反抗她母亲的决定,愿意陪莱因哈特颠沛流离。就如同伊丽莎白愿意跟着莱伊哈特去印度一样。
所以到这,你对你的爱情有没有启发呢?有多少爱情都是自以为是,拖累了对方,感动了自己。也许你想的,与对方想得大相径庭。
(2)那个时代,包办婚姻,母意难违。
《茵梦湖》为什么会成为五四青年人手一本的书籍?五四青年向往自由,却又被束于枷锁之中。就如同莱因哈特与伊丽莎白的爱情,明明向往着,却不得善终。另外,包办婚姻使得多少美满的爱情零落成泥,造成了多少爱情悲剧。像鲁迅那样的人物,婚姻都不得自由,更何况其他的年轻人。
小说中,也借用一首诗歌表达了伊丽莎白的痛苦。她宁愿四处乞讨,也不愿意嫁给埃里希。可是母意难违,就如同包办婚姻,即便百般推脱,也依旧逃脱不了。
来给大家说一说徐志摩的故事,老生常谈。因为包办婚姻,张幼仪15岁那年,嫁给了18岁的徐志摩。少女为了婚姻付出了很多,从小学习三从四德,为了婚姻中止读书,为了迎合丈夫的喜好而特意在婚礼当天选了一件西式风格的礼服。可是这些根本不被徐志摩放在眼里。徐志摩认为自己是新式教育的接班人,而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反对裹脚、反对三从四德。可想而知,徐志摩对张幼仪有多厌恶。
将两个不合适的人硬捆绑在一起,这段婚姻必定不会美满。就如同伊丽莎白与埃里希。身边人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该是多么惨烈,所以伊丽莎白常常会在黑夜捂住胸口,悲痛不已。
(3)时间的流逝,让一切都变得生疏。
有过异地恋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与恋人许久未见,一些想说的话,越发说不出口。不知道对方最近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所以没有话题可聊。因为两个人观念的概念,所有的话题都得不到一个妥善的解决,说着说着就感觉没了意思,因为对方不理解。
复活节来临时,莱因哈特返回家乡,与伊丽莎白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面对埃里希送给伊丽莎白的金丝雀,只是说讨厌。问及理由,却又闭口不谈。另外,对伊丽莎白的喜欢再也说不出口。
(4)少年/少女缺乏勇气。
在莱因哈特最后最后一次返回家乡时,因为心绪不得安宁,便去茵梦湖散步,蓦然发现了一朵白色的睡莲,毫无疑问,这是伊丽莎白的象征。莱因哈特游得并不顺利,“锋利的水草和石块割疼了他的脚,他依然没有走到能让人游泳的深处”。当他游到能近距离分辨出月光下银色的花瓣时,变故陡生。莱因哈特不得已退回岸边。在这里,伊丽莎白成了那朵睡莲,可是莱因哈特因为恐惧而放弃了她。就像复活节那次,莱因哈特对伊丽莎白没有勇气说出口的承诺。
而伊丽莎白,埃里希求了两次婚,都被伊丽莎白拒绝。但是最后在母亲的逼迫下,最终嫁给了埃里希。这对年轻人,其实都有为他们的爱情反抗过,面对严峻的现实,未知的命运,都不约而同地放弃反抗。
就像现在的社会,有多少的痴男怨女的爱情输给了彩礼。其实,彩礼代表的便是现实。
总结一下,如果一分真挚的感情放在你面前,请关心对方的想法,明白对方的境地,鼓起勇气,不放弃、不抛弃,共同抵御时间的消磨和面临的各种危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全世界是由两万人,是一相遇便能情投意合的,可是有的人,一辈子也遇不到一个。
你赞不赞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