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怀疑过父母不爱我,只是觉得他们没有那么爱我。
小时候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其中有三四年还去了国外做苦工,妈妈一人把我拉扯大。妈妈年轻时脾气暴躁,对我动辄打骂;爸爸性格温和,却一年回不了几天家。我受着妈妈的折磨,想象着爸爸在身边我就能多受到宠爱,少挨打挨骂。这样的想法让我的童年充满委屈,为什么妈妈不能对我好一点,为什么爸爸不能回来保护我?委屈多了,有时候会恨,对父母说出狠心的话,比如对妈妈说“我一点都不喜欢你,我恨你”;比如对爸爸说过“你回来干嘛”。
每当这时候,妈妈总是流着泪说“你总有一天会后悔你说的这句话”;爸爸却是沉默。
光阴似箭,我一天天长大,终于高中毕业,要成为一个大学生。时间的流水带走了我的委屈和恨,我明白了父母确实是爱我的,却没有更多想法。
高考过后,和闺蜜去电影院看《摔跤吧爸爸》。我看着电影中的爸爸,那么熟悉,好像看见了自己爸爸的影子——从年少英俊到中年发胖的外貌,鼓励女儿时坚定的闪着光的眼睛,为女儿解决问题时的坚持和竭尽全力……我也看到了妈妈的影子——严厉怕人,却也总是鼓励着,激励着我,鞭策我改掉坏习惯。
现在想想,父母的爱从来是热烈而又深沉的。妈妈是从小被惯出来的,号称“贫民公主”,却为了我逐渐改掉了公主病,从什么也不会干的小女孩变成了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的好妻子,好母亲;爸爸则为了赚钱,为了给我挣学费,外出打工,舍弃了健康的身体。然而这些他们什么也不说,年幼的我也只能看到表象而埋怨他们。
不同的人的父母各不相同,表达爱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唯独一点——他们都是爱着孩子的。希望每个人都能更温柔地对待父母,别等真正理解了他们的苦心之后,去后悔自己之前说过的刻薄的话和做过的伤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