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市里的学校真气派
清晨六点三十,悠扬的起床号响彻了整个飞燕机械厂。在和音市里,只有两个地方能听到这种起床号,一个是军营,一个是曾经在越战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国营军工厂飞燕机械厂。虽然当今和平年代它现在改行为增压器厂了,但国家永远承认它有吹起床号的资格。
飞燕厂区就像一个小城市,它有着透着80年代风格的学校,医院,俱乐部,广场,食堂,干休所……一切的一切都是以飞燕冠名,就连其中的物价也是好几年前的还未曾改变。参观过国营厂的人应该都有体会,里面还真是吃住玩学一条龙服务一应俱全!你完全可以一辈子在厂区中快乐的生活。
神清气爽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最先从屋里出来,曾经是军人的他们年过半百但是仍然精神百倍,气质完全不输工厂中的小伙子们。他们早起的习惯早已戒不掉了,只不过原来的刺刀拼杀,摸爬滚打,都改成了浇花和跑步。随后,是在工厂上班的年轻人,他们打着呵欠,端着咖啡朝工厂移动着。唯一没起来的可能就是孩子们了,离开学估摸着还有几天,他们完全有理由再睡最后几个懒觉。
可是今天王小圆注定没有一个舒服的上午,一听到起床号,他也起了床,今天该是收拾东西去学校报到的日子了。虽然王小圆已经反复强调了多次他已经是12岁的男子汉了,完全不需要家长再对他过分操心了,但是母亲红霞还是请了个假,陪着王小圆去购置学校必须品与进行报到。
在王小圆生下来的时候,他整个人胖胖的,圆嘟嘟的,脑袋也过分的圆,所以爸妈给他起了王小圆这个名字,这名字听起来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至少他的妈妈对是独生子的他有点宠爱过头了。
说到购置东西,其实家境并不富裕的王家很想直接把家里的盆子桶子给王小圆带去学校使用,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买新的,可是总不可能把重得过分的木桶木盆扛到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学校宿舍去吧。所以经过家里再三讨论,还是破费去学校旁边的超市给小圆购置一套新的寝室用具吧,毕竟这样,他在大多是富家子弟的沧桑实验中学也会更有面子一点。
经过20分钟的步行,在唯一的车站登上了唯一能出厂进城的5路公交车,王小圆说不上紧张,更多的恐怕是对新学校新环境的向往。把携带的被子往座位上一放,王小圆自己抓着把手站了起来,母亲红霞对这种行为很不能理解,“你坐旁边啊,站起来干嘛?”“妈,我们是素质人,只买了一个人的票,就不要占着两个位置,就算现在还没人上车。”“素质人素质人,我看你像个傻人!你也太循规蹈矩了。”“……”
经过了3小时车程,他们终于抵达了和音市开发区最大的超市,沧桑实验中学旁的步步高超市。这超市有5层,起码有飞燕厂立超市“家家福”的7倍那么大,不过厂里的富豪郭叔叔以前带小圆去过同样繁华的摩登百货,所以这次他不会再像农民进城那样看呆了。超市里看样子有不少为报到购置物品的学生,他们吵着闹着,要求父母给自己买这样那样的各种东西,零食服装在他们的购物车里开了花。王小圆虽然心里直痒痒,但他还是清楚自己家里有几斤几两,快速拿了必备的桶子盆子热水壶就拉着红霞奔出口去了。红霞当然看在眼里,只能叹了口气,在心里骂了自己一遍为啥当年没读好书考了个技校,让儿子委屈成这样。
朝着学校走去,红霞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看了一眼小圆,发现他身后背着被子,手上拎着盆桶,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连忙夺过一些拿在自己的手里。接近校区,他们老远就能看到完全不输国营厂区门气势的,上面挂着大大的“沧桑实验中学牌匾”的校大门。大铁闸门,电子监控,门禁卡机,简直不能再气派了,如果没有门口那几个叼着烟吊儿郎当的老保安就更好了。
“市里的学校,真是气派啊,我能在这里取得一些成就吗……”看着偌大的校园,王小圆现在倒是开始紧张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