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不知处,偶遇鹿鸣塘福仙岩

晨光初绽时,愚溪源诗社一行便驱车前往鹿鸣塘。车轮碾过碎石小径,惊起道旁数只白鹭,它们振翅掠过泛着金浪的稻田,在薄雾中留下几道转瞬即逝的剪影。梳子铺乡西北一隅,鹿鸣塘村如一位隐世长者,安卧于群山怀抱,守着数百年不褪色的光阴。

村口赫然横亘着一条四百米长的石墙,虽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巍然屹立。墙缝间青苔与野花共生,斑驳的痕迹恰似时光镌刻的密码。村民称之为"湘福仙岩"的守护者,而福仙岩,正是鹿鸣塘八景之首。循着县志记载,我们果然寻到了"红玉洞"——洞厅开阔,石乳嶙峋,摇曳的烛光为它们镀上朦胧光晕。明代圆胜佛石像端坐其间,慈悲法相虽历百年仍清晰如初,衣袂褶皱间似有梵音袅袅。

摩崖石刻堪称福仙岩的第二瑰宝。自唐宋至明清,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印记。蒋仁山楷书《福仙岩序》最为珍贵,笔力遒劲,墨迹间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挚爱。而最令人称奇的是落款"孔明、孔呈"的铭文,我们遍查典籍仍不得其解,这份未解之谜为采风之行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文/愚溪蜜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