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想当年这一句话刷爆朋友圈,煽动不少人的心,尤其是有点文艺调的小年青仿佛找到失散多年的知音般激动:真是一句话说到心坎上。为了诗和远方,远离苟且,只带走自身的一副皮囊,踏上征途,前途漫漫,却不知去向何方
旅行彰显品味
以前最喜欢放假,现在却最不喜欢放假,因为一旦放假,就意味着我的朋友圈沦为了各角度的旅游景点,这时候发朋友圈就是一种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了,真是高下立见。
有人不管去哪里都会跟现场直播一样刷屏,有人就会选择一两张有情调的并附上地址,那还有人呢就会展示自己的摄影技巧,为大家奉上优美的风景图。
不要小看几张照片,这里面能反映出主人的品味以及对旅行的态度。
旅行分为几种:
首先是打卡式,每到一座城市就必将这座城市所有有名的景点和美食一一试过,给自己带来一种满足感。
其次是定位式,走到一个地方发一个定位,并不是自己有多喜欢这个地方,只是为了在朋友圈展示自己来过。
最后是精神愉悦式,出发之前做足了攻略以及自己到这里去的理由,并完成这个理由,达到精神的愉悦感。
对旅行的态度不一样,自然发出来的照片的意境也不同,这是彰显品味的时候,那前两种旅行的方式最容易满足,也最简单,最难的是后面那种,因为你不仅要了解自己还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否则你也只是行了万里路而已。
旅行开拓视野
有人说,小孩子要从小带出去见见世面。为什么?
知乎上有一个观点:什么是见过大世面?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接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气量,谦卑却有内涵。住得了五星酒店,也睡得了雪地帐篷。能穿高跟鞋优雅的穿行于都市,也能背着几公斤的相机漫步荒野。走过多少路,遇见多少人,最终你会看到自己,你慢慢解放,包容你自己,发现你的气质来自于发自内心对自己的热爱。
这段话完美的诠释了旅行也就是见世面所给人们带来的改变。更多的旅行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发现自己,是否有趣,而有趣的人通常都跟金钱无关,只是跟这个人有关。
懂得在旅行中欣赏美好的事物,生活才会进入良性的运转,你有趣,生活就有趣;你乏味,生活也乏味。
还有人说,旅行其实就是从你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而已,只是换了个地方睡觉,没有什么不同。
其实不对,你若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那别人不注意的风景在你眼中就是瑰宝。
看过更多的美景,就会将自己的生活过的有诗意。
旅行与读书最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你没有读万卷书只行万里路,那最终你也只是邮差!
比较佩服的一个旅行作者段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游遍中国,去过二三十个国家,并且都是深度游。她不同于别人,她每计划到一处,必定先看跟这个地方有关的书籍和电影,建立大量的知识体系,在准备一些符合当地民情的服饰,等到了之后换上衣服,就像当地人一样游走在街头巷尾,深度观察这个地方的人文风情。
因为去观察当地人在怎样生活,他们的谈吐和举止,他们的表情和衣着,他们为何能不动声色的打动别人,由此而关照自身,可以让旅行归来的每一天,都活成自己欣赏的样子。
去日本会选择伊豆半岛,踏上川端康成的足迹,与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不期而遇,去邂逅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
去法国会住古堡,沿着尼采的足迹拾级而上,重新拥有新的眼光。
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情怀。这应该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终极意义吧。
读书和旅行,相得益彰,会一直影响并改变我们,使我们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旅行是对自我的重塑
有朋友经常会在朋友圈发感慨:最近压力太大,好想去哪转转。
其实,等你出去逛了一圈之后,你会发现你所承受的压力没有一点减少,相反有可能会因为你的逃避而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旅行不是你用来逃避压力的借口,应该是你认真做事之后的奖励。因为旅行对于你来说应该是一次次全新的体验,它解决不了任何生活矛盾,却能改变你对很多事情的看法。
旅行能让你偶尔从庸常生活中挣脱出来,寻找不一样的乐子,尽管旅行之后,我们就会被打回原形,但是去过的地方越多,人反而会越来越踏实,懂得如何收放自如的在理想和现实中转换角色。
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都会慢慢的去尝试一下,然后你会发现,只要敢想敢做,有些梦想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因为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所以,旅行是一次重塑自己的过程,要经历过多次有效的过程,像工艺品一样慢慢的打磨自己,才能组成你想要成为的模样。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活的很讲究,有人活的很将就,但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真的会体验到你想要的生活。因为只有你见过最好的生活,你才懂得如何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