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特别在孝道方面尤其看重,往往导致不少父母将子女视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在我们爸妈的年代很少会有人为了养育和教导孩子特意地去学习,他们那个年代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科学育儿。
在学者和专家对亲子关系赋予新定义的现代社会,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在意亲子关系的培养,然而在传统观念和新时代亲子关系的碰撞下,父母培养孩子和教导孩子的时候往往摆脱不了主观的意识,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但又害怕破坏亲子关系。在这种矛盾下,父母想控制孩子的时候,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我都是为你好!”
周末女儿会去少年宫学习书法,这个周末虽是元旦却不影响书法班的开课。在上课期间家长一般都会在课室门口等待,在这期间坐在我旁边的两位同学的妈妈在热烈地聊天。为什么说是热烈地聊天呢,她俩完全无视少年宫安静的环境越聊越起劲。
然而讽刺的是她们的聊天内容居然是在讨论如何为孩子作榜样,如何尊重孩子的意见。当时我心里嘀咕着:“就你们这样做榜样,还是不好做地好吧!”
每节书法课后老师都会要求家长进课室与小朋友一起重温今天的学习重点的,这时那两位妈妈迫不及待地进课室找到自己的孩子。刚坐下没多久我就听到其中一位妈妈对孩子的教导。
“怎么字还是这么难看,浪费我交了两年的学费。”这时妈妈的情绪有点不好,孩子明显被妈妈的疾言厉色吓到了,抬头看了看妈妈没有做声。
“你不要以为你不说话我就不知道你想什么,你根本就不想学书法。我都是为你好,学书法比你要学的模型班有用多了。”妈妈继续她的苦口婆心。
这时老师好像也有点忍耐不住了,心痛孩子地说道:“***妈妈,您的孩子在这方面的确欠缺点天分,他平时上课认真而且积极练习。如果您希望他在这方面继续培养的话,您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多加鼓励。”
“老师,现在很多学科都不被列为考试加分项了,但书法是***中学的特长教学。”这位妈妈辩解地说了两句。
美其名曰的兴趣班并不是孩子的兴趣,这里面夹杂了多少家长的功利。当家长看到某些孩子在某些方面得到“成功”,部分家长就会趋之若鹜地想去复制这种“成功”的模式。
又是用“我都是为你好!”这一句话来强迫孩子做家长希望的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为什么总要去发掘孩子的短板来补救,而不让孩子的闪光点在众人面前发光发亮呢?!
请家长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再用“我都是为你好”来绑架孩子的情感。“为你好”应该是家长给予孩子的建议和方法,但最后的决定权请交还给你的孩子,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