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好几,一个人离家数百公里,无房无车,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没有伴侣,朋友也少,独居在城边的出租房里,妈总说,我过得不好,应该攒钱也买个房,安个家,她未了的心愿便是我能成家。
每次回家,每次电话,谈到我的单身,妈总是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腔调和表情,仿佛我的单身是与整个世界为敌。今晚,又气得她挂电话,因为,我要求她,跟我站在一起,对抗全世界。
同龄的朋友、同学大多开始买房、买车,着手结婚,或者已经结婚生子,而我,依然漂泊在外,无房无车无伴侣,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显得与这个甜蜜的社会格格不入。我理解爸妈的痛心疾首是这个社会大环境对每个人的定义,人的一生,按年龄分成了许多阶段,进入某个年龄段,大多数人都夸入同样的道路,不知是否所有人都明白,每次选择的含义,是否每个选择,都发自内心,没有年龄和社会目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我,只是停在选择的路口,做出了最自我的选择,走向了我想要的,不被推崇的道路,错在哪儿呢?
于大多数人而言,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一个可爱的孩子,一辆还不错的车子,可以秀出幸福的戒指,跟随季节变化的裙子,组成了美好的一家子。尽管,每天考虑着房贷,学区房,堵车,家中老小,也不能否认这是幸福的日子。一个人,充满了生病没人照顾的担忧,加班没人留饭的凄惨,周末无人相陪的孤单,过着有伴儿的人难以承受和想象的糟糕生活。但是,我就真的过得不好吗?
一个人,我下班也可以按着心情做一顿合口味的饭菜,也可以照顾阳台上养着的植物,也可以看着电视里的节目开怀大笑,也可以睡前听着歌看看床头的书,也可以周末带着相机出去走走停停,也可以假日时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人的生活,我追求着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我追求着更自在的社交和关系,我追求着更自由的选择和决定。我是主动而自愿选则留下的,不是被迫的,我物质生活的贫穷不在于无可奈何,而在于自我满足和不在乎。我愿意过在外界凄楚的评价和目光中,享受我自己内心的幸福。
我的幸福和快乐从来不来自,也不该来自于他人的追求,我只关注自己是否真的感到幸福和快乐,就算是摔破膝盖的骑行,也是特别美好的事情。活在别人的目光之外,到底可不可以?
别人的好,不一定是我的追求;自己的好,说不定也是别人的不屑一顾。谁又能替谁去活一辈子,或者一阵子呢?谁又真的可以去感同身受,承受别人的苦,享受他人的乐呢?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不能由谁来代替,也不该由谁来决定。如果,我没有选择的能力,我没有做主的勇气,感谢给我指引的人,让我走上大概率美好的日子;如果,我想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生活,也同样感谢给我指引的人,让我感受到深切的爱与关注,也更坚定了我想要的幸福。
无论我过着怎样的生活,只要我深切地感受到:我过得幸福。好,或坏,还有什么可评判的意义呢?就如现在,我真切感受到了幸福,还要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