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尔宝典》
埃里克·乔根森/赵灿译
一位书友推荐这本书给我的,由于前两天看蔡磊的那一本《相信》,看完了他写的相信,休整了一下那本书带给我的震撼,然后开始了这本纳瓦尔宝典,初看书名,还以为纳瓦尔是一个地名。这本书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财富,第二部分写幸福。
书中提到的积累财富、复利、和之前看过的一些理财类的书籍有很多雷同的。但是第一部分提到的关于阅读的内容,还是比较新颖,对我受益好多。刚读完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一些书摘记录如下:
1.困难当然是有的,但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困难在很多方面有助于我成长。
2.在一无所有的人生中,如果至少还有一个人无条件地爱着你,你的自尊心就会得到极大的保护。
3.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你。其实,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
4.只有独辟蹊径,才能避开竞争。”从本质上看,竞争就是模仿,与他人竞争,是因为你跟别人在做一样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模仿他人。
5.显然,没有一种努力是完全白费的,因为我们总能在努力的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任何经历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机会。
6.对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顾虑就越少,执念就越少,反而越会顺其自然,遵循内心。你会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始终不渝地做下去,工作质量也会因此提高。
7.你的失德会深刻影响你的心智模式,你的过往对你是清晰可见的。如果你有太多道德缺陷,你就不会尊重自己。
8.人生真正的履历,其实就是一生所承受痛苦的集合。如果临终前要直面真正的自我,回顾这一生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那么你能想起来的一定都是你所做出的牺牲和迎接过的挑战。
9.佛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10.从长远看,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痛苦可以让人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二是痛苦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虽然过程非常煎熬。
11.几乎所有的偏见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判断。对于重要的决策,要抛开记忆和身份,专注于问题本身。
12.我从不考虑“我喜欢或不喜欢”这样的问题。我只关注事实,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事实就是这样”,或者“事实不是这样”。
13.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
14.一颗平静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充满爱的家。这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
第二部分幸福,这部分读起来真是美,共鸣很多,读这样的文字感觉真的很享受,书摘如下:
1.甲之真理,乙之谬论,反之亦然。我所理解的幸福与你所理解的幸福可能大相径庭。我认为,探索自己对幸福的定义非常重要。
2.而幸福就是一种毫无缺憾感的充盈状态。当感到生命中并不缺少什么时,大脑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不再追忆昨天,也不再畅想明天,不会悔不当初,也不会谋求未来。在没有缺憾感的短暂时间里,你的内心会一片宁静。当内心宁静时,你是满足的,是快乐的。
3.幸福的含义主要是没有痛苦,没有欲望,不沉溺于对未来或过去的思考,真正拥抱当下,拥抱现状,拥抱现实的一切。
4.世界只是折射个人感受的一面镜子。现实是中性的,现实不做评判。一棵树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的概念。人生在世,我们从大千世界中获得各种各样的感官体验和刺激,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至于如何思考、判断和对待你所感知的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一一选择权在你手上。
5.幸福的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快乐的人。幸福的人是可以轻松地以特定的方式诠释事件、保持内心平和的人
6.我们的根本错觉是:总有一样东西会让我一直满足、永远快乐。
7.就个人的经验而言,我最想要的就是内心的平和。平和是静态的幸福,幸福是动态的平和。
8.生活就是一场单人游戏。人独自出生,独自死亡,独自解读人世间的一切。
9.巴菲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想成为世人眼里最差但自己心里最好的情人,还是想成为世人眼里最好但自己心里最差的情人?
10.基因会决定一个人感受的上限和下限,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个体可以突破环境的塑造,主动进行自我重塑。
11.如果你问贝赫扎德有什么幸福的秘诀,他只会抬头望天,然后说:“停止追问,开始欣赏。”世界如此神奇,而人类却对此如此麻木,习惯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就像此刻的你我,身处室内,衣食无忧,可以跨越空间相互交流。我们应该感恩所有,因为如果不是现代文明,我们可能还只是猴子,坐在丛林里,看着太阳落山,不知道晚上栖身何处。
12.幸福指数的个人衡量标准是,一天中你有多少时间用于履行职责,而不是追随兴趣。
13.这就是改变习惯的步骤: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14.所谓接受,就是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泰然处之;就是保持心态平衡,大脑专注;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观大势,顾全局,谋长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该来的终归要来,有时,正在发生的也许就是最好的。我们越早接受现实,就能越早适应现实。
15.相对于宇宙,你就像一只在夜空中闪烁的萤火虫,你的生命转瞬即逝。如果能彻底认识到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你就能获得巨大的幸福感和平和感,因为你会意识到,生命不过是一场游戏。但生命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随着生命的展开,你要不断地体验现实。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以最积极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经历的一切呢?
16.医生不能让你健康。
营养学家不能让你苗条。
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
禅师不能让你冷静。
智者不能让你富有。
教练不能让你健壮。
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
救赎靠自己。
17.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别人总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做事,但如果不再费心去揣摩别人的期待,你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那个微弱的声音。那个声音代表了你真实的想法。倾听它,你就可以做自己了。
18.所以,在现代社会,我们逐渐背离了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习性,形成了病态的生活方式。当所有人都有病时,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一种病了。
19.世界上最简单的饮食原则:食物加工程度越深,就应该越少摄入。
20.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一样,如果愿意做出短期的牺牲,你就会得到长期的好处。
21.只因在劫难逃,万物更显美好。你永远不会比此刻更美,我们也永远不会重回此地。
——荷马,《伊利亚特》
整理书摘的时候又是一次对书籍的复盘,即使片段的文字,因为读过完整的,脑海里就会有很多回忆。试过好几种保存书摘记录的软件,都不太好,想来想去,还是简书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