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德芬,我将为继续大家转述这个全新的课程——《15天释放实修课》,这个课程是我特别邀请素珍老师设计并撰写的,由我来录制转述,是想要分享给更多人,希望大家可以经由素珍老师的这一套方法能够有所成长。
课程主题:冲突时,各让一步就太平了?
课程要点:
今天的课程中,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关系中的冲突》这个话题。
亲密关系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对方就是一面镜子,而且还是放大镜。
把你最不想看到的那一面放大千倍,拿出来给你看。
所以,你会选到什么样的配偶,真的不要埋怨,他如果不是作为镜子功能的话,就是来教导你学习生命的功课。
两个人在一起,其实是双人舞步,一进一退,一起跳婚姻之舞。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转述的是素珍老师释放课程的第十三讲:冲突时,各让一步就太平了吗?
在关系里面,最容易呈现出我们的模式、我们的障碍,就是因为我们在关系里面的反应,没有办法很如实的去面对这个关系里面所生出来的问题,
所以到最后我们会感觉到彼此没有爱了。
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感觉也会让我们觉得绝望、空虚、孤单。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爱,你可以被爱,被呵护,那么对方呢?
所以我们都互相希望对方能够爱我们。
而我们想要对方爱我们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也许我觉得你帮我买早餐就是爱我了,
可是对方也许觉得你要给我一栋房子,才是爱我。
所以,每个人用他不同的方式在认为什么是爱,
问题是我们定义的这种爱,其实是很琐碎跟肤浅的,因为这种爱的背后都是很多条件,和「你必须怎样」、「我必须怎样」,这些硬性的规定,所以我们在关系里面才会受苦。
我们的关系事实上都已经令我们非常厌倦了,同样一个模式,同样的一个人,又说同样的话,吵同样的架。
就是因为我们这个部分没有办法突破,没有办法提升,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不是很快乐。所以关键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不够了解。
关系是最困难的,如果没有从我们自己本身内在的这些念头、行为去观察,在关系里面是不可能有和谐的。
比如我们刚刚说到的,我们帮别人买早餐,是想要他认同我,
那我替他做什么,事实上是我想要得到什么。因为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希望对方能够怎样怎样的回报我们。这个模式如果没有去注意,在关系里面就是充满了失望,还有彼此根本无法了解对方。
既然彼此都不能了解对方,当然就会觉得无法交流。
这个过程日积月累,我们就会觉得没有爱了。没有爱,内心就会觉得空洞乏味,
就会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
然后呢,我们就会开始找其他的目标,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可是,事实上我们绕来绕去还是在原来的地方。
因为如果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和关系里的互动、关系里面的每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够都看到,能够有所觉察,能够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再转移另外的目标或方向去制造新的冲突。
也不用困在这个地方打转,耗损我们的能量。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是最让我们烦恼受苦的,我们的关系就像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能从这个地方就有所觉察,如果能从这个地方如实的看到这点,而不是我应该怎样,你应该怎样。
从自我觉察开始,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自己。
那么这样的一个了解,很自然的平静的状态就会出现,冲突就会停止。
举个例子,假如我和另一半的关系不好,让我我非常的烦恼,我们通常会希望对方能够改变,这样是最好最快啊,
我们也不用自己负责,可是假如跟我们关系不好的人,我们心里已经对他有很多评判和结论了,因此在关系发生摩擦冲突,让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会是,嗯,是他什么地方不好,是他要改变,我们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呢?
在这个过程里面,对方也跟我们有同样的想法呀,他也会觉得你呀什么地方很强势,你,也需要改变,那么这就是两个头脑两个观念在打架!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只是改变你的强势,或是克制压抑你强势的部分,或是想要对方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和改变,那请问这样的关系,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这个模式?还是没有停止。
只是一个暂时的,平和而已!
所以假如在关系里,你以你的反应方式觉得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你觉得对方没有符合你的标准的时候,是只想想,这是不是表示你这样的念头背后有什么东西呢?
一定有你曾经受伤害的那个点,或是某个错误的信念,这个信念和你曾经受伤的那个点,是因为你受过伤,所以呢,你会把他抓得很紧,看得很牢。
因为有这个受伤的点的存在,你的抗拒才会有力量,它就一直存在你们的关系之间,我们坚持某些事情一定要怎么样才好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的弱点,我们卡住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的障碍,因为我们坚持的事情都是过去的事了是从过去,得到了某个结论。并且一直依照这个结论在延续。
这个结论其实就是恐惧。
而你,一旦没有按照这个结论在关系中的话就会再度受伤,
每件事情,当下的发生其实都是全新的,是不一样的。只有,当你真正不再坚持己见的时候,你才有能力去觉察。
去了解。当下的状况!
个性很强的人,其时是很脆弱的,坚持一定要怎么样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伤痛,
无法做到,头脑说,放下就放下它,需要经过觉知与认清这些伤痛的过程,一层一层的跟这些能量交流,它才会慢慢的松开,伤痛会持续很久。
背后一定是有一个执着的点,
比方说你很喜欢吃虾,所有的菜当中呢,你一定要吃到虾子才会快乐,
那一定有什么原因,让你唯独钟情吃虾,这个就是一个执着的点,
也许是你在吃虾的时候有幸福的感觉,
这就是你想要的想满足的点,
但有时呢,你会发现同样的伤痛会生生世世难以忘怀,
也是因为有类似的点,
就像被劈腿的时候,为什么放不下?
一定是碰触到了内在或是曾经经验过的某个很大的东西,
这个东西呢,甚至是你连命都可以不要,
非得要去维护的,
如果又被你触动的话,那对这个人来说肯定是很大的屈辱或是痛苦,
所以呢才会非常困难的要走过去,一定会有一个旧伤存在,
但是,自己还不自知。
才会一直执着到现在,
现在这个执着的点,还在表示这个模式,现在依旧还在重复。
不过这个点一旦被找到了,那么无论多久的伤痛都会消融的,
接下来呢,我们通过释放来看到伤痛的真相,假如我不能够看到自己受伤害的信念,和抗拒的点,那么我们的关系有可能好吗?
所以在释放的时候,我会说要跟这个痛苦同在,
这个所谓的同在,它是非常的缓慢,温柔和纯粹的。
每一个片刻,都是一个停止.一个空荡,在这个停止的时候,我们的信念.伤害.和头脑就会在一个暂停的状态,这个状态你才能看到真相!
这样的时候关系才有可能,不用做什么,就自然而然的改变了,
那么在释放的过程当中,为什么要同在呢?
同在就是为了去了解这些模式,在关系互动里,我们怎么样去要求对方,对方的反应如何?
我们的反应如何?
并不是要去消灭这个问题,而是去看清楚这个问题的真相,和它的根源。
这样的释放,就是带着一个了解的释放,它已经是超越头脑的一种疗愈了,需要你有很大的注意力,而不是说我只是释放它,把它排除掉,在这个同在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句子说出来的时候,是把我们的痛苦给带领出来,带领出来,这个句子背后的人.事.物.是需要我们去关心和注意的,
你能注意到这个地方,你的关系才能够改变,也不用做什么,也不用用费力,它就会改变。
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下,这就是一种爱,
这样的爱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摧毁的,
因为它不是用头脑去制造,也不是用头脑去追求或是去做出来的,
它是很自然而然的出现,人与人之间,我们的关系之间,如果能够出现这种状态,我们才会觉得,活着是一种幸福圆满!
才会觉得生命有不同的意义存在,
所以这个释放,表面上是说某一个句子把这个障碍给带出来,但事实上是,在这个同在的过程当中,去看到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
这个思维模式没有好或是不好,但是当它把我们框住的时候,我们就透过这个思维模式去要求对方和对方互动,这就会引起关系之间的冲突。
所以关系中,我们的抗拒,和冲突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必须要知道,并且很透彻的了解它,洞悉它到底是怎么样在影响着我们,
我们又是如何被这个冲突带领着在活着,
当你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力量,这是真正释放的精髓,
很多人,以为满足我们的期望就是爱,我们从原生家庭的父母,就能够看到有很多关系模式的互动里面,好像都是复制过来的,
所以在亲密关系里面的互动,其实就是不经意的,带着很多我们从父母那里接受的东西,然后在关系里面互动,
比如说注意去看看我们跟另一半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关系里面,就带着很多对,对方的期待期望和要求,
我们带着这些要求期待的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根据我们的期待去限制了他或是去要求他
或是去希望,他能够达到我们某种的目标和理想呢?
我们会依据这些东西去跟对方互动,当对方达到我们所期待的那个状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那才是爱,
我们都是这样觉得的,
所以关系里面我们通常都是带着很多的痛苦,因为我们都误认为达到我们所期待的这个目的的时候,我们才会拥有爱,
但是一般来说能够达到吗?
并没有是吗?
反而期望没有达到,变成了失望,
而且通常都是失望比较多,其实对方真的很努力努力。
做到了,我们还是觉得不够不满足,
好像我们有一个无底洞,一直不断的要求我们,以为对方达到我们的要求,达到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觉得是爱了,
可是事实上,我们看看我们的爱是出自于什么地方?
是出自于匮乏和恐惧,我们的爱还会从哪里出发呢?
会从过去的经验和记忆里出发,尽管这些过去的经验和记忆也许不是我们自己的,
也有可能是我们从父母那里沿袭而来的,
也有可能是整个社会文化中就有的,
我们前面说了那么多,在心智模式活动底下的运作全部都是冲突的,
如果爱是冲突的话,这样子还是爱吗?
如果按照一套标准,然后达到这样的标准实现了以后,就是爱那这套爱,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样的爱是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
更像是一个契约的交易呢!
我们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爱?
其实我们面对障碍的态度就是爱,记得我要出版《爱就在你心中》这本书的时候,我请很多人取书名,非常多人很踊跃的在帮我想书名,然后我自己也很努力的在想,有一次当我在散步的时候,我注意到我的脚步,走在那个阶梯上,非常清楚的觉察到,这边有一个洞,那边有一个缝,旁边有很多的小草,很多的小花,我突然觉得,这样子走着的时候为什么那么美呀?
有一种淡淡的喜悦,没有任何的要求,也没有想要什么,就这么简单的走在小草旁边的公园的路上,就会觉得非常的轻松自在,没有任何的要求,
没有什么想要,或不想要的。那一刻的感觉就是在那一刻什么都具足了
我不知道这样子是不是爱,但我突然意识到
当你的心很平静,不再索取更多,不再要求更多,不再有任何的埋怨和任何匮乏的时候,那一刻,是很难言喻的一种美丽的状态,
它的感觉是可以淡淡的,又好像可以延伸在整个周围,
我觉得这样的一种状态,绝对不是用任何语言可以说出来的,
那么你该怎么做,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呢?
像我们刚才说的,我们在关系里面有不适当造成彼此之间痛苦的,
这些索讨和所求,而这些重复的心智模式,都能够被我们看清楚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爱的状态。
简单的说,就是不断清理我们的障碍,因为每一个障碍呈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在受苦的时候,爱也没有办法呈现出来。
当你所有的障碍都清理了,也许我们可以领悟到这种感受,而我觉得这种状态如果带到关系里面,那就会活得不一样了,
当我们的障碍清理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的关系也会有所变化,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可以安静下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和这些问题同在,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态度,
不是要,把你所有的痛苦和问题通通解决掉,然后把所有的问题通通清理掉,你才可以安身立命,不是这样
亲爱的,你就是需要边走边学习,不是一下子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
要把所有的问题痛苦都消灭掉,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是带着这样的心态的话,你会变得非常混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试看,只要你想到了就放松的,跟那个时候的你自己在一起,什么感受想法出来了,你就去注意它们
直接去面对,直接去清理去释放,就是这样去做,要过轻松的生活就非常容易了!
所以,其实是我们对待障碍的态度,态度出了问题,不是技术不够,不是法门不够多,做的不够认真,或不够精进,不是这样的。
而是一种态度,
你能够注意到你此时此刻的状态,假如你真的没有办法注意,那就坐下来慢慢的听一些声音,和自己的身体同在,
那你慢慢的就一定能够安定下来的,
有的时候自己内在的那个混乱,真的是蛮复杂的,
可是你只要慢慢的坐下来,我们的心啊,比什么都厉害!它可以超越很多东西
尤其是在它安静的时候,后来我取这个书名,《爱就在你心中》是很有意义的,
当你处在很安静很轻松,能够注意到你自己内在一切的时候,
那一刻,你要去跟别人说索讨爱,怎么可能讨得到呢?
你怎么可能去讨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
所以,就需要你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你就是爱了。
这个书名爱就在你心中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那么容易就安静下来,所以呢,我们才要透过那么多的学习,来让自己安定,
这些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一直在松开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学习的态度非常重要,
我们面对我们痛苦和我们障碍时的态度,关键就在这里,不是不够精进,不是不够努力,是我们对痛苦的态度,
我们一直会想要去抗拒这个不舒服,一直不要那个不舒服,想要把它杀掉,一直说我不要这样,我一直要那样。其实就是这些地方出了问题!
而不是我们障碍很多,每个人障碍都很多,这是真的,我看到的就是这样,每个人障碍都很多,
有的人,他们会比原来一点点的减少,主要就是看你的态度,我觉得有很多因素在主导,所以,我们的清理过程当中,转化的这个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今天练习释放之前呢,我们先安定下来我邀请你现在做一个深呼吸,慢慢的吸气,慢慢的吐气,用鼻子深深的吸气,再用鼻子深深的吐气。
去觉察空气进入你鼻子,那种凉飕飕的感觉,而吐气的时候呢?
去感觉一下,是不是那个气,是比较温热的。就这样跟自己的呼吸,好好的呆在一起,
把你的心安定下来,再接下来的释放当中,当你念完了那个释放语句之后,请你安静的停在那里,
在我们的任何情绪感受升起之前,我的身体其实已经受到影响了,去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你念完这个释放句之后,你的身体会起什么样的反应?
是肩膀像被架了一个架子一样?
也许是胸口非常的沉闷,你的心中心,也许会隐隐作痛!或许是你的胃,它开始紧缩请你安静下来,好好的去,感受一下,当你说完释放去之后,身体会起什么样的感觉?
然后把注意力去带到那个感觉上,去和感觉同在。
如果是胃部的紧绷,你去感受一下,它是像一个棉花?海绵?还是像一个铅块?铁块呢?
它的质地是什么?
是木头做的?还是像棉花一样?它的重量大概有多少?形状又是什么?是四方形的呢?
还是圆锥体立体的呢?
在这样研究这个身体感受的过程当中,去跟这个感受同在,你能够跟自己身体的感受同在,不去逃避,不去转移的时候,你就是再不去逃避,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了。
这样一来,我们因为释放而带领出来的情绪就被我们感受消融了。那我们就来进行今天的练习,与自己的身体连接。
D13 练习+静心:释放害怕受伤的能量
练习——释放练习
释放语句
1.释放坚持的能量
2.释放坚持的痛
3.释放害怕受伤的能量
4.释放渴望被爱(安全)的能量
静心——注意自己跟家人的互动模式
现在注意看看我们跟家人,可以是配偶,子女,可以是父母或是你所爱的人。请你想象看着他,看着自己跟他的互动,是以何种模式在相处?希望她可以照顾你,希望他可以给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希望他只要按照你的意思就好了;或者是你想照顾她,想依赖她,或希望她按照你的方式生活。请看看我们以何种模式在跟这位家人相处?注意看我们跟家人是以何种模式在互动?
这模式会形成互动的基础,当这个基础受到动摇或被威胁到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保护这个基础,保护的方式有时候是争吵,有时是冷战、购物、故意唱反调……等等,当我们采取保护的态度时,注意一下对方会有什么感受?这时候彼此的关系又会变怎样?
这些方式都不断的以同样的模式进行着,到最后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变成没有爱,剩下的就是不满、埋怨、挫折与无力。当我们在观察这个模式的时候,这些互动模式才有可能被打破,关系才有可能重新建立跟连结,所以要先了解整个互动模式的过程,在这个观察的过程当中,这个观察会给关系注入新的能量,这是很重要的开始。
在关系中我们都在投射自己的伤害,并且维护这个投射,形成彼此的隔阂,所以要洞察这些模式。请你静下心来去看看此刻你能觉察到的是什么。
课后作业
1.家人的行为或状态有时是反映我们的对待方式,例如看到孩子犹豫不决,其实是因为我们经常的干预与否定他的选择,请写出你对家人不满意或指责的地方,然后检视一下这是否反映了你自己的行为或障碍?
2.在关系中是否有重复性的争吵或冲突,其中是否有你自己的某些坚持,藉由释放可以让你看到这份坚持背后的受伤并且有所松动吗?
请把这些都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