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党的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基层工作中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响工作实效,加重基层负担。因此,必须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全力配合中央巡视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
形式主义是基层工作的顽疾,表现为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重复检查等形式化问题,不仅消耗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还影响政策落实的实效性。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为基层减负,但一些地方仍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聚焦主责主业。
要破解这一难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开短会、发短文,减少不必要的汇报材料,推动工作务实高效。
2.优化考核机制,避免“一刀切”和过度留痕,注重实际成效而非材料堆砌。
3.强化数字赋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重复填报,推动数据共享,提高行政效能。
4.倾听基层声音,建立反馈机制,让基层干部能够真实反映问题,避免“层层加码”。
只有真正为基层松绑减负,才能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工作中。
二、全力配合中央巡视,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是发现问题、推动整改的有力抓手。基层单位要高度重视中央巡视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确保巡视取得实效。
1.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接受监督,不回避问题、不遮掩矛盾。
2.坚持问题导向,对巡视反馈的问题照单全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3.建立长效机制,既要立行立改,又要举一反三,通过建章立制防止问题反弹。
巡视不是终点,而是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新起点。基层单位要以巡视为契机,全面检视自身工作,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夯实党建根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的建设是基层工作的核心,只有把党建抓实抓牢,才能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基层党建工作要避免“空对空”,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1.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建强基层组织,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带头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成果体现在发展实效上。
4.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整治“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只有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全力配合中央巡视整改,才能夯实党建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