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钱能买到幸福吗?
网络上曾有个视频很火爆。一群人跑到大街上,疯狂地问路人:“给你一千万,你会卖掉你的老公/老婆吗?”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玩笑,但是它抛出了一个很好的话题:金钱能买什么、不能买什么?
无独有偶,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心理学家们和xx银行的众高管进行了一次秘密会晤。他们愉快地决定合作,搞一个有意思的研究:花钱能不能买来幸福?
1、银行征得客户的同意,向剑桥大学提供了625位客户的76000多条消费记录;剑桥大学又通过问卷的形式获得这些客户的性格特点、生活满意度等信息。经过严谨的统计分析发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与消费习惯匹配度高,则他的生活满意度就高(想知道自己的性格特点,文末有测试)。 听起来有些抽象,举个例子:一个人性格外向,若他的消费正好都在“外向”的事物上(例如,逛酒吧),则他的生活满意度更高;若他把钱都花在“内向”的事物上(例如,买书),则他的生活满意度就相应较低。
2、但是这样的调查没法证明因果关系,吃瓜群众觉得说服力不够。于是,刨根究底的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把被试分为性格外向组和内相组,然后随机让他们去逛酒吧(外向消费)或逛书店(内向消费)。 结果发现,性格和消费类型相匹配的人(外向的人去逛酒吧/内向的人去买书),消费后幸福感和积极情绪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性格和消费类型不匹配的人(外向的人去买书/内向的人去逛酒吧),消费后幸福感和积极情绪甚至受损,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很好理解:性格类型与消费类型相匹配,我们就能在这次花钱的经历中获得符合自己心意、舒适的体验,自然感到幸福,否则就是煎熬,俗称“花钱买罪受”。
例如,一个外向的人喜欢社交,当他花钱逛酒吧时,会有很多社交的体验和机会,幸福感蹭蹭地往上窜;而一个内向的人喜欢独处,当他花钱逛酒吧时,既得不到自己喜欢的体验还花了钱,自然不会开心。所以,花钱能买到幸福吗?
答案是:没有一个叫做“幸福”的东西,明码标价地放在橱窗里,等着你花钱去购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花钱买与自己性格匹配的东西,获得愉快的感受和体验,最终收获幸福和快乐。 很多人不懂得如何花钱取悦自己。有的拼命赚钱和省钱,看到账户里越来越大得数字,觉得那就是所谓的幸福;也有的只知道跟风,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觉得这就是幸福。所以,有大把人有了钱却依然不幸福。 其实,花钱获得幸福的真谛是你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个性,然后,相匹配地一掷千金。然而,了解自己本身就很难。
别沮丧,心理学家们发明了大五人格量表(the Big Five Inventory-10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Rammstedt &John, 2007)帮你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个性。
下面列出了10条特征,可能符合你,也可能不符合。请根据你的同意程度为每一条特征打分:【非常不同意 1分;部分不同意 2分;少数不同意 3分;没有意见 4分;少数同意 5分;部分同意 6分;非常同意7分】。我认为自己是……
1. 外向的、热情的
2. 挑剔的、好斗的
3. 可靠的、自律的
4. 焦急的、容易烦躁的
5. 喜欢新体验的、难懂的
6. 保守的、安静的
7. 富有同情心的、温暖的
8. 紊乱的、粗心的
9. 镇定的、情绪稳定的
10. 传统的、缺乏创造性的
下面是计算大五分值的方法:
开放性=你在第5项中的得分-你在第10项中的得分 责任感=你在第3项中的得分-你在第8项中的得分 外向性=你在第1项中的得分-你在第6项中的得分 宜人性=你在第7项中的得分-你在第2项中的得分 神经质=你在第4项中的得分-你在第9项中的得分解析
每一个特质,你都会得到一个-6到6之间的数值。数值为正,越大表明你的个性更符合这个特质;数值为负,越小则表明你的个性与这个特质越相反;数值为0表明在这个特质上,你没有明显的倾向。
下面为各个特质的描述:
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而相反则是务实、遵守惯例、顺从等。
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而相反则是粗心大意、意志薄弱等。
外向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而相反则是不好焦急、严肃、含蓄等。
宜人性(Agreeableness):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同理心等品质;而相反则是无情、怀疑等。
神经质(Neuroticism):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而相反则是平静、富有安全感、自我满意等。
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