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工作。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家庭的困扰,青少年抑郁发作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无数的悲剧和事实已经证明,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坏心情”,而真的是一种疾病。据统计,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人,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自杀。你以为的矫情,其实要了这20万人的命。但抑郁症患者的就医率还不到20%,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被人发觉生了病。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追求物质、成功与效率的时代,家庭养育、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都可能是孩子患上抑郁症的“背后推手”。现今社会人人都有烦恼,即使是三四岁的孩子也不例外,而且孩子又比较脆弱、敏感,相比较成年人,他们感知情绪的能力会更强,但他们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又差很多,这就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一旦困扰产生,最后带来的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间段家长和学校要高度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变化。身心健康是青少年成人成才成功,为社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这其中,家庭和学校是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战场。
天才自杀
2016年2月23日深夜,18岁的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跳楼自杀,已被北大历史系提前录取的林嘉文被诸多史学大家称为天才,林嘉文跳楼前留下遗书说:“未来对我太没吸引力”,林嘉文的离去,在当时引起了广发热议。
对于一个天才少年的自杀,人们的惋惜多于思考。林嘉文死前曾留下遗书,那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看法。在遗书中,他说自己两年多来,恐惧和压抑都将他推向死亡,他的自杀也不是草率的轻生,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抑郁症对人体的影响,不单单只是心理障碍如此简单,它还会破坏患者的生理机能。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会逐渐产生各种类似于器质性疾病的生理障碍,同时还会产生极其危险的自杀心理!
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活失去希望,深感无助;
2,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尽管有些爱好给自己带来过快乐;
3,感到精疲力竭,无精打采;
4,突然发胖或突然消瘦;
5,嗜睡或失眠;
6,感到内疚,有罪恶感;
7,难集中思想和出现记忆困难;
8,出现想死、自杀念头;有时感到躯体不适(如头痛、肌肉痛),医院检查又未发现毛病;
当孩子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会随之加大,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怀,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表现自己,此时家长一定要将孩子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待,多重视与尊重孩子的表达与意愿。在精神方面,孩子更希望家长与自己多进行沟通交流,比起生活起居上的照料更为重要。
家长要多观察了解孩子,注意孩子都有哪些方面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兴趣爱好,多多疏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多一点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平时,家长们的鼓励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想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先自己冷静下来,考虑一下怎样表达更有用,而不是一味的训斥。
如果孩子负面的抑郁的情绪已经非常明显了,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帮助孩子减轻心理上压力与负担,尽量阻止不良情绪的扩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