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若还在世,今年应该有85岁了。母亲已离开我们十年了,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买一束康乃馨放在母亲的坟前,以寄托伟大的母爱和我们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母亲在世时,一辈子也没见过康乃馨,可能她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康乃馨。康乃馨代表着伟大的母爱。具有“母亲,我爱你”的含义。它是母亲之花;代表着慈祥,和蔼,不求回报的母爱以及儿女温馨的祝福。
母亲生于1932年。母亲的童年是苦难的,她父亲是个大烟鬼子,抽大烟抽得卖光家产,最后卖老婆孩子。后来全家只剩下母亲一人存活于世,她成了孤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她长大后便遇到了父亲。
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母亲自然更是吃苦。父亲常年在外卖苦力,母亲一人撑起一个家,她既要下地干活挣工分,又要照顾一群儿女,每天起早贪黑,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动。即使这样,我家每年还是村上的大缺粮户,靠政府救济过日子。虽然是缺粮户,但比起村里更穷的人家的孩子,我们姊妹吃穿还算可以。闹饥荒的那些年代,村里和二姐同龄的孩子大多都饿死了,大姐,二姐能够幸存下来,全靠母亲的勤劳持家和精打细算过活的。
母亲的针线活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她做的衣服,鞋子样式好看,且针脚细密,大小合适。旧衣服上补的补丁也方方正正,而且和衣服颜色一样,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衣服是补过的。我小时候经常穿姐姐,哥哥穿过的衣服,但经过母亲的巧手一改,仿佛给我量身定做的一样,虽旧但干净又合身。每年将近冬天,我都会看到我家柜子码着高高一摞子棉衣棉裤,那都是母亲无数个夜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为我们缝制的,使我们姊妹在冬天里从未感受过寒冷。
二爹家二妈死得早,他家的两个女儿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母亲待她们如同自己的女儿。在她们心中,母亲也是她们的母亲。我们都在母亲的慈爱关怀下,健康茁壮的成长。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身体一直很虚弱,经常去医院,全家上下全靠母亲一人操劳,她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种地,还要顾及儿女的上学。她常常家里,医院,田地三头跑。经常忙到深夜才睡觉,第二天天不亮又起来继续一天的忙碌。87年父亲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更重的担子压在母亲肩上,母亲一天三顿给父亲煎药,做饭。给父亲按摩,擦身子,洗衣服,然后下地干活,回来又喂猪饮牛,唤鸡赶鸭,忙得不亦乐乎。那一阶段,母亲的头发开始变白,背也慢慢佝偻,望着母亲饱经风霜,充满沧桑的脸,我不禁鼻子发酸。看着日夜操劳的母亲,我决定辍学,回家帮助母亲,然而一向慈祥的母亲,那天大发雷霆,坚决不同意我退学。她说即使再苦再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学。
父亲倒下的那一年,母亲接替父亲给我筹备学费,母亲靠捡麦草,拾废品卖的钱给我凑学费。她也像父亲以前一样背着粮食,为了节省车费,爬几十里的山路给我送到学校。每次她来学校,我都会看到她脊背湿了一大片,看得我倍感心酸。用尽我一生洪荒之力,也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
父亲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两年里没患过褥疮,而且吃得白白胖胖,红光满面。后来父亲走得干净又安详。命运似乎不给母亲喘息的机会,父亲去世一年后,妹妹又患重病,这给母亲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母亲常常背着妹妹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去寻医问药。回来又熬汤洗涮,还要耕种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两位亲人的去世,使母亲头发瞬间全部变白,腰也弯了许多。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压垮勤劳,乐观的母亲。每次回家,我都看到母亲仍然面带笑容地干着活。她常说:人一辈子要过几样生活,只要人不倒,啥事都会过去。
像倪萍的《姥姥语录》一样,母亲也有语录,她常告诉我们:人做好事,好事等人;吃亏是福;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等等都是生活哲理。正是母亲的教育和影响,我们姊妹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而且她那种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克服困难,乐观面对生活,享受生活。人生旅途,沟沟坎坎,风风雨雨,母亲的爱送我们一程又一程,直到她心血耗尽,永远闭上慈祥的双眼。
母亲的一生,只有吃苦,没有享乐;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待我们都长大成人,她却离我们而去,她没享一天儿女的福,没有让儿女们尽一天孝,她却匆匆而去。“风欲静而树不止,子欲养儿亲不待。”是何等的令人痛心。也许母亲太累了,上天不忍心看她那么辛劳,才把她召唤过去,让她歇息。
每年送上一束康乃馨,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思念,愿母亲在天国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