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长沙橘洲分舵第10期训练营第三拆作业~2020.03.18
选自《亲密关系》P163-164
【R•阅读原文片段】
在沟通中当我们接收到他人的信息时,有两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第一是要准确的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第二是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这两个任务都可以通过复述(paraphrasing)接受到的信息而完成。即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意思,让信息传递着有机会肯定那就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人们在谈话中用到复述时,并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理解了对方的话,并马上给予答复。相反,他们会复述对方的话,并向对方重复的说出,从而花些时间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看起来会使沟通不太流畅,但它确实是个避免争吵和冲突的非常好的方法,不这样做就容易引起误解和错误。无论谈话在什么时候变得过热,复述都可以使之免于失控。
【I•拆书家讲解引导】
人天性是不爱做这样的重述、确认和检查的,因为不爱做,所以会找出很多不这么做的理由来,诸如浪费时间啦、啰嗦啦、没有必要啦..........其实,因为没有做复述而浪费的时间和经历要多的多。
这不是人天生的习惯,而又很重要、很有效、所以要多练习。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大学毕业后,我和闺蜜各奔东西,她选择去了离她家较远地方上班,而我却留在了读书的地方,自从工作后我们就很难聚在一起,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见面,平常也就手机联系了。
记得2016年9月27号那天我们又通电话了(国庆节前夕):
“亲爱的,想我没?”
“想呀!恨不得现在就回来陪你。”
“哈哈……真得呀!你个大忙人,不会在逗我吧?我都好久没见你啦!”
“真的,国庆节我们聚聚……”
“好啊!你这次不加班吗?……”
“哎!为了见你,我这两天可要加班把事做完才行……”
“好的,注意身体啊!过两天见啊!想你哦!”
结束这通电话我高兴了好一会……
想着这两天她加班可能太累,也没时间看手机,就没发信息给她了,想想和她约好了见面,怕国庆人多不好出行,于是国庆节前一天30号我就回家了,当天回家太晚了,还是明天去找她吧,给她个惊喜。
第二天起床就晌午了,我吃过饭,去她家,她妈妈说她还没回来,电话打过去,“亲爱的,你到那了?要不要我去接你啊?”“我还在上班的地方呀!我买了三号回去的票,你不知道票……”闺蜜在电话里兴奋地说着,“什么?你不是说一号见面吗?怎么买三号的票啊?”我有点着急了,“没有啊!10月1号2号我走不开……”闺蜜懵懵的解释到……
当时我有点生气,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这件事,我有做的最不到位的就是我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闺蜜说话的意思,也没有花时间来检验自己理解是否正确,忽略了有效沟通中“复述”的重要作用。例如闺蜜说国庆节见面,我想当然的认为是10月1号,并没有向她重复确认具体时间,才发生这样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