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师(五)

1997年虽然比较忙,但是收获满满,感激满满。最让人高兴的是,我和孩子分离5年之后终于团聚了。

从1997年的9月1号开始,孩子终于第一次进了正规的幼儿园。之前,在老家完完全全是一个散养的野孩子。所以,刚刚进入幼儿园,有很多的不适应。不适应与小朋友们相处,也不适应幼儿园的各种约束。一口地道的山东话,成了北京小朋友们开玩笑的利器,也成了孩子更加不愿意开口讲话、更加疏远大家的理由。我虽然着急,但是根本想不出解决的好办法。

上天不负有心人。我在北大选修上课时,曾经旁听过北大心理系的公共课,于是我又去听了几堂其他心理方面的课,我还买来了幼儿心理学,了解到了四五岁期间的幼儿心理状况。我利用周末时间,用模具陪伴孩子玩耍,陪孩子外出郊游,见到小朋友让她主动打招呼,慢慢的孩子了解到,小朋友们的玩笑并没有恶意。所以就变得越来越开朗了,恢复了往日活泼可爱的样子。这样,压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落地了,我也就能够专心地学习和写论文了。

从1997年的下半年到1998年的上半年,我一边写论文一边协助老师收集着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到我毕业论文完成的时候,资料也收集得差不多了。

所以1998年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我顺利毕业,论文得了优秀。加上老师之前收集的资料,这三年中我和老师共收集资料200万字,这些资料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虽然由于经费欠缺,没有及时地出版印刷,但是打印稿或者电子版已经帮助了很多所相关领域的院校和研究人员。所有得到这些珍贵资料的人都对我和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竖起了大拇指。因为我和老师没有收取任何一分钱的劳务费。中间曾经有个别的老师,断断续续加入过资料收集的过程。但是他们都因为退休或者调离而没有再坚持,只有我和老师一直坚持到现在。在我毕业之后,由于工作特别繁忙,再加上资料还有一些细节的东西需要处理,所以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和老师慢慢地进行雕琢。再加上我毕业以后,老师彻底离开了学校,后续经费没有跟上来,所以迟迟没有出版。终于在我感觉资料已经整理得差不多那之后,跟老师建议,申请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不管坚持多少年,都要把它出版出来。在我和老师坚持了20年之后,我们的申请成功了,今年最晚明年有望出版,这也是我作为学生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和经理共事了几个月的时间,我对他也慢慢了解起来。他大概比我大三岁,来自新疆,但却是汉族人,是人民大学毕业的研究生。...
    程序员故事会阅读 315评论 0 1
  •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古时,文人骚客多悲秋。一如南唐中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有李义山的“秋阴不散霜飞...
    重庆理工大学阅读 1,217评论 0 2
  • 文 | 晨妤儿 南极看到的冰川是你 日落追寻的极光是你 北口崇山望去峻岭之巅有你 北极看到的熊里有你 今世不遇你 ...
    晨妤儿阅读 213评论 1 2
  • 不知道从何时起,好像手机已经取代了很多东西,很多的时光都是在手机屏幕上度过。很久都没有静下来去过那种看一本书,喝...
    ShaniaLee阅读 42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