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ello碧海蓝天 图/网络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学习走路,摔倒了,爬起,继续摔,继续爬起,不会害怕,也不怕丢脸。可后来,我们渐渐懂得多了,我们害怕犹豫,我们踟蹰不前,为什么?
蓝球天才科比说: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吗?我见过,因为我每天就是从那个时间点开始训练的。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他已经是天才了,还要每天如此刻苦训练呢?为什么他已经取得了那么骄人的成绩,还要如此努力挥洒自己的汗水呢?
答案就在今天解读的这本书里——《终身成长》。
本书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她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现任斯坦福大学路易斯和弗吉尼亚·伊顿心理学教授,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她经常为《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撰写文章,也曾登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今天》和美国广播公司的《20/20》等新闻节目。
此外,本书是影响美国一代人的心理励志之作,坐镇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10年,累计印量180万册,《 时代周刊》《早安美国》《华尔街日报》热赞,并获比尔·盖茨撰文推荐。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总结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经典作品。
接下来,我将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表现”以及“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三部分解读,带你走上终身成长之旅。
第一部分: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思维模式
人为什么会有不同,是因为人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它们分别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不怕痛,不怕丢脸,哪怕跌跌撞撞也要习得走路技能,因为那时我们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成长,我们只有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等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开始在意评价,开始会评估自己的行为,有一部分人怕痛怕丢脸,选择固守原地,停滞不前,这部分人拥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而另一些人,则更关注引起失误或丢脸的原因,更看重如何才能继续向前,就像婴儿时期的无畏与勇敢,这部分人拥有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那么,这两种思维模式究竟有着怎样区别,竟会指向不同的人生?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对成功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聪明人永远是成功的,为了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极力掩饰自己的不足,甚至不愿意继续学习与成长。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认为成功并不是结果,而是不断成长及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因此会通过不断学习去实现。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会听到人们用“天才”这个词去标签那些从小就天赋异禀的小孩,然而这些小孩长大后,都去了哪里?人们发现,成为各行各业佼佼者的,却并非那些当年被称为天才的小孩。为什么?原因就是那些被“天赋”光环笼罩的小孩及其父母,都认为天赋就是成功,不需要再学习,不需要被人评判不足,于是,这些天才最后被遗忘在小时候的光环里。
是什么扼杀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结论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当这些小孩被贴上聪明、成功的标签时,他们开始会评估自己,害怕挑战,担心被重新定义为不聪明不成功,于是,拒绝了学习成长的机会。
而反观一些并没有被贴上标签的小孩,因为保有婴儿时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渴望成长的热情,促使他们选择不断学习与成长。
其次,对失败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一旦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即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自己甘愿被失败定义及标签化。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认为失败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从问题中学习与成长。一次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
书中分享了一个最出色的厨师在面对失败时的悲惨故事。这个厨师所在的餐厅曾被2002年的 《米其林指南》评为最高级别的三星餐厅,但在2003年的《米其林指南》出版前,这个厨师却选择自杀,原因是在2003年的《米其林指南》还没出版前,他因被另一部指南扣掉两分,而当时普遍认为,他应该也不会在《米其林指南》上获得好的评分,所以他怕面对失败的结果,先行了断了自己,非常遗憾的是,那一年他所在的餐厅仍然是《米其林指南》的三星餐厅。
在固定思维模式下,这位厨师因为对失去成功者标签的恐惧,因为对被定义为失败者的恐惧,他选择用自杀这种偏激的方式拒绝成长,从此永远停留在过去。如果他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会认为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相反,他多了一次经验供自己检讨与学习成长。
再次,对努力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要为某件事付出努力,则说明你不擅长这件事。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认为,即便是天才,也需要不断地努力,他们欣赏天才,但更崇尚努力。
这里回到开头引题中说到的科比的例子。被誉为神一样的科比,在很小的时候便展现出过人的蓝球天赋,他是NBA最好的得分手之一,除了疯狂的得分外,科比的组织能力也很出众,经常担任球队进攻的第一发起人。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你能有如此成就时,他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是什么样的吗?”他说:“我知道,因为我每天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训练的……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从这段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比无疑是具成长型思维的人,天赋给了他基础,而真正让他成为王者的,是日复一日刻意练习,是十年如一日地辛勤付出,是认为努力才能延续巩固天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如果科比拥有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自视天赋过人而不去刻意练习,那么,相信我们今天看不到如神一般存在的科比。
最后,脑波表现不同。
哥伦比亚大学对两种思维模式的人进行了一项测试,在他们回答问题时,脑波显示出不同的反映: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只对能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感兴趣,他们过分关注答案的对错,却对帮助他们学习的信息了无兴趣。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高度关注能提高其知识水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学习与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人们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崇尚天赋,轻视努力,害怕失败,固步自封;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更理智更积极,他们倾向于利用问题的解决过程来提升自己。成长型思维关注的不是问题,而是自我的成长。成长型思维的人经常问: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该为此做些什么?
第二部分:思维模式不同领域的表现
在这部分,我将从体育、商业、人际关系以及教育这几个领域来为你展现思维模式的不同表现。
1、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在体育界,人们喜欢用天赋来形容一些常胜将军。然而真的如此吗?书中以篮球巨人乔丹为例。
高中时,被校队淘汰,大学时,被两家NBA放弃签约,这些都在说明,乔丹并不是天才型的运动员。那么,是什么铸就后来的冠军乔丹?在被校队淘汰后,他听从母亲的建议,每天六点就到学校练习;上大学后,他更加努力在防守、控球等细节上练习;如果输了比赛,他会在赛后连续几个小时练习投篮;哪怕赢了比赛,他也会对自己表现不如意的地方,不断精进。他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无法接受从不去尝试。
答案呼之欲出:是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是不断想提高自己哪怕成了王者也不罢休的冠军思维,成就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乔丹。
所谓冠军思维模式,就是相信成功必须通过努力争取才能获得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2、商业:领导力思维模式
在商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以企业的卓越与成就为己任,强调的是我们,而不是个人的突出成就。书中以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为例。
1980年,杰克·韦尔奇接管通用电气,当时这家公司市值140亿美元。20年后,这家公司的估值高达49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从杰克·韦尔奇的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哪怕身居高位,他依然喜欢跑一线去倾听工人的意见,从一线上了解经营数据;他重视“我们”的团队协作,而非单打独斗的“自我”。
所谓领导力思维,就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而非固定的,喜欢学习并寻求从团队中获得成长的助力的成长型思维。
3、人际关系:人们相处的思维
人们在相处时也会表现出成长型及固定型两种思维模式。我们来看看以下例子:
乔治是一个很害羞的男孩,特别在面对女性时,经常手足无措。有一次,一个女孩想约他喝咖啡,他不知道要怎么回应,最后,简单地说了句:“随便你!”,结果,女孩只能尴尬地离开。
乔治无疑是人际关系中的固定思维模式者,他怕被别人定义,于是不敢挑战,因此总是错失良机。
如果乔治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他会喜欢冒险,拥抱挑战,放低自己,从而将有可能获得更多机会。
4、教育:不同群体的思维模式
在教育界,两种思维模式影响下的人们表现差距很大,我们来看看以下例子:
桑迪的父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他们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哈佛大学,才是聪明及有能力的证明。很遗憾的是,桑迪没有考上哈佛,于是,她被父母放弃了,她也因此陷入了彷徨。
盖瑞是个学渣,经常逃课。但他很幸运地遇到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他没有放弃盖瑞,积极发挥他的潜能,最终,老师把盖瑞变成了爱学习的学霸。
可见,成长型思维模式尊重孩子,认为潜能可以开发与发展,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同一次成败即定终身。
以上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分别从体育、商业、人际关系以及教育这四个方面来展现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不被定义,敢于冒险,不突显自我;而固定型模式者害怕被定义,强调自我,固步自封。
第三部分: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这一部分,我将从“认知疗法”、“教授成长型思维”、“掌握称赞的方法”以及“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四步骤”来阐述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首先,认识认知疗法
信念是通往幸福或痛苦的关键。你拥有正面的信念,则当你认知到时,就会从正面去解读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反之,则会从负面去解读,从而导致了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
我们的思维模式一直都在不断观察与解读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如果你能不断感受发生在身上的事,思考这些事意味着什么,并指导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个时候,可以引导你觉知自己的思维模式,教会人们控制自己的极端评判行为,让他们变得更理性。
其次,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
教养孩子,已越来越成为时下的热点。书中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切入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
1、掌握夸赞的方式
称赞孩子的方式,将可以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正确的称赞方式,应该是去称赞孩子的努力与学习过程,而不是称赞他们的天生的能力。比如,正确的夸赞是:你这次的进步,是努力练习的结果;而错误的夸赞是:你进步因为你聪明。
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父母或老师对孩子遇到的挫折或困难,不能表现得焦虑或是烦躁,而应表现得对这些挫折或困难感兴趣,告诉孩子,挫折与困难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成长。
再次,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步骤
步骤一:接受
每个人都是两种思维模式的混合体,接受我们身上的固定思维模式的特质。
步骤二:观察
观察并明确产生固定思维模式的原因。
步骤三:命名
给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取个名字,任意名子都可以,当你觉察到固定思维模式存在时,叫这个名字用以警醒自己。
步骤四:教育
和你出现的固定思维模式进行沟通,用你学到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教育它,让它最终来帮助你,支持你。
以上是第三部分的内容,告诉我们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习得,尤其对于孩子的教养,要掌握好方法,并传授通过四步骤来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
是什么最终在决定我们的成败?
是思维模式。
稻盛和夫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模式 X 热情 X 能力
查理·芒格说,想要拥有一件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选择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选择终身成长!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秀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魂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