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凌晨2点的我,正在陪着主席刷夜。
毕业论文仍旧继续,只是突然想写点东西。
临近毕业,班里想做一套有专业色彩,有纪念意义的班服,团支书找了我帮忙,我没怎么想就答应了。
我简单说说这件事情的经过。在想做班服之前,刚哥在班级内部收集到一些想法,然后大家给我说了一些主意,各式各样的想法都有。有的说想做成一人一种风格,也有人说应该加上这个或者那个元素。再后来,大家发现原来的创意似乎很好,但真正做出来,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好。
经过一番折腾,几个人都改变了想法,也转变了认识。最终做起来,其实只花了一个下午。准确地说,用了半个小时来考虑做什么,用了半个小时考虑怎么做。最后用了20来分钟实现。再之后,就是不断微调。最后的样子不敢说好不好看,但大家都认为不错。然而共同需求已得到满足。毕竟,论技术和素养,我是比较菜的,设计上的某种高度,我想我永远也达不到。
毕竟顺利做完一件事才是最重要的,当结果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时候,做事的目的便已经达到。该做的没完成,费再多的功夫都是徒劳。
这篇文章用来分享一些自己做事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和经验。我想,不管是搞社团,还是谋事业,有些原理其实是一样的。
如果有同志认为我在装逼,那我就实实在在地装一回吧。重要的是,今日所写,实乃切身感悟。
一、动机与需求
筹划一件工作,如果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去做无意义的思想斗争和大讨论,弄清楚动机和需求十分必要。
所谓动机,指推动人从事某种事情的念头或愿望。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就做班服这件事情来说,受众的需求本质上是寄托某种情怀,而这种情怀可以解释为对过去的追念或者所谓的群体认同感。而用户的动机则是是寻找用以寄托情怀的某种事物。在外部条件或因素(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可以设计并制作一套T恤)的诱导和趋使下,用户的外在的行为便转变为想方设法制作班服这一过程。
那么,堆砌这样一堆枯燥无味的东西,意义何在?
原因很简单,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需要依赖于问题的本质,而对于问题的解决,满足需求最重要。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尽量使行为(或过程)与动机趋于一致。所谓需求,分为心理上的和物质上的两类,心理上的需求依托于“情怀”,物质上的需求依托于环境。
当我们做事,或者装逼的时候,如不能很好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就没法彻底hold住受众的内心。满足一个人的愿望很简单,满足一群人的愿望往往很困难,正所谓“巧女难为万人期”,同时满足一群人的愿望更困难。每个人的欲求看似大相径庭,而对一个特定集体而言,需求则是大致一致的,否则就谈不上群体认同了。
解决问题必须抓住根本,而非纠结于不同个体的特殊需要,如此才能让大多数人无话可说。当少数人对结果有不必要的异议时,通过动机去说服,因为谈动机相对谈需求来说,给人感觉更客观具体,也更能体现多数人的“情怀”。
二、发散和整理
混社团的这几年,经常听到某些人(多在写文案或者做设计的时候)对我抱怨:“这个不会做呀!”“最近没灵感。”“想不出来”,诸如此类,排除懒惰的可能不说,缺乏科学的筹划方法,容易使人感觉所有事情都“可做却无法做”。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所谓“灵感”,其实指一时的奇思妙想,在心情愉悦或者欢欣鼓舞时候最容易产生。然而我们没办法保证我们的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处于这种状态,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思考问题光靠这种所谓“灵感”,终究是靠不住的。下面个大家分享一种容易让人接受且身心愉悦的筹划方式:发散-收敛-充实 的方法。
1.发散。所谓发散,就是抓住工作的主题,运用联想的方式,抛开具体工作过程,将主题发散至2-3层。举例:如果我们以“吃法”为主题展开发散,联想到2-3层结束,示意如下。
2.收敛。在发散的结果足够丰富的情况下,结合工作主题,去掉每一层中与实际工作相距甚远的联想。最终得到你的写作大纲或者设计大纲。
3.充实。对收敛的结果进行分类,将每个分类中没有联想到的内容补充上去。然后,对已经联想到的内充进行充实。如果你正在写策划,那就把这一部分的方方面充分考虑进去,介绍清楚具体过过程,规避应该规避的,弥补应该弥补的。如果你在做一幅海报,按照这个大纲去寻找最合适的素材来完成作品。
三、模块化和标准化
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繁琐的过程总是让人大生肝火,大量的工作会消磨人的热情和意志。人的本性是懒惰的,是不喜欢麻烦的。多多量化过程,划分过程的阶段,按照一定步骤和规律去完成一项工作,不仅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保持稳定的热情和身心愉悦也是有帮助的。
怎样去划分一项工作的内容,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一个人的独立工作而言,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按照大纲的结构去划分任务模块。因为大纲的形成本就蕴含逻辑的考究和筹划的科学,所以按照大纲内容来分块完成任务是科学合理的。
然而对于团队协作而言,照搬此法却未必可行。譬如,大纲结构的各部分内容会有重叠和相似,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不好保证概念统一描述或者流程的简化。因此,作为筹划者,更应该明白把一件事情做到最深入也最简单,深入指的是策略上的深入,简单值得是流程上的简单,这对受众(或用户)和团队都是有利的。
说句不中听的,你正在安排一群人干活,就不要指望大家彼此之间能够保持最及时的沟通和协调,因为这是前期的筹划应该考虑的事情。遇到任务分配的重复或者冲突,我们应该想办法简化问题,而不是协调问题。最理想的结构或者说是任务划分的效果应该是这样的:
1.每一块的工作内容没用明显的因果或者先后联系;
2.相同的概念应该事先统一概念和描述;
3.过程中暴露的(不可避免的)问题避免在过程中协商,因为这影响效率。
如此,能够保证工作的高效完成,复杂的问题能够因为团队的力量而得以顺利完成。至于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各版块整合之后显示出的不协调的问题,仍然需要筹划者自己处理。所谓标准化,是指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我们谈标准化的意义是在于解决模块化遗留的问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面条在口感上会存在一定缺陷,厂家就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比如添加剂)来提高产品在这方面的性能。这个案例也属于标准化的范畴。
四、“和稀泥”的乐趣
关于“和稀泥”比较著名的例子我想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申时行老先生。毕竟我不是闲来无事摆故事,关于这位老先生的事情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翻历史。所谓“和稀泥”,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正所谓“软背鼓”,通俗讲来,就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方法和行动上,就是先曲后直。
就一项工作而言,对领导要表明坚定的态度,对下属要表明意图和手段。“和稀泥”的价值在于推动事态朝需要的方向发展,使之回到正轨。提到这点,其实这也是我处理问题和分歧的一种习惯:对任何人的想法或者意见都不要直接反对,更不要直接批判,即使某个观点的确存在问题,但至少体现某种角度或者某种感官的影响。
如果要说服大家节接受你的观点,能够把握众人的观点,能够用此方观点驳倒彼方观点而又不为人识破,可以帮助你树立起足够的逻辑,搏倒一部分人。当然,如果少年你骨骼惊奇,业务娴熟,口才伶俐,便可以博众家之所长,放倒一群人。
五、复杂中的纯粹
虽然环境是复杂的,问题是多变的,条件是艰苦的。但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必须时刻巩固自身的境界,提升自我的水准。坚守个人底线和行业底线才可能做出有高度的产品。
一是该愤慨的时候就要愤慨,拒绝环境带来的庸俗趣味。
二是时刻提醒自己,我认为我是谁,我就该承担怎样的舆论和讽刺,完成自身角色所赋予的任务和使命。
三是于浮夸和轻佻中脚踏实地,认真做事。
自然而然,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理想,懂得思考、懂得变通的纯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