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这事,既简单又复杂。
说简单。手里有枝笔,面前铺张纸,谁都可以写一写。如今有了互联网,键盘敲一敲,即可发布出去。
说复杂。常用的字儿还是那些字儿,怎么排列怎么组合,选哪个用哪个,有讲究。选不好,排不好,字儿堆一块,语句不通,逻辑不畅,读着涩口,不消化。
码字,可大可小。码大了,编集成书,是文学;码小了,一段段的,是短微博、朋友圈的说说。甭管大还是小,若想码的好,一看天赋,老天爷赏饭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有天分的,伸手一摘,佳文可得;二要勤奋,大量的阅读,夯实基础,勤笔不辍。不写不练,笔就锈住了。
顶尖的码字高手,有天赋又有勤奋,千百年来数量有限。有天赋的人,码出来的文,有灵性,读着润嘴,看着养眼,普通人学不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码字码的文理通顺,逻辑清楚,使人看了能够知晓其意,读着还挺舒服,就够了。咱们也不需要达到文学的高度。
天赋,咱没有,但勤奋是可以的,大量的阅读,对码字的帮助很大。阅读,读什么,是有讲究的。
冯唐在谈论文学标准时说:文学有标准,两三千年来,香火相传,一条金线绵延不绝。这条金线之下,尽量少看;这条金线之上,你可以只吃自己偏好的那一口儿,也可以嘴大吃八方。
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简而言之,位于金线及之上的书,多读;位于金线之下的书,少看。 书,要有所选择, 古往今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耐得住历史的沉淀的作品,是值得用心读一读的。
冯唐的书,之前看过不少,现在不看了。我对冯唐是感激的,通过他书中的介绍,我知道了汪曾祺和阿城(尤其是汪,他的作品是我的最爱)。看得出,这两位在冯唐眼中,是位列金线的,专门把其作品片段分享出来。
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开水、木桶、尖刀。捆猪的时候,猪也是没命地叫。跟在家人不同的,是多一道仪式,要给即将升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并且总是老师叔念,神情很庄重:“……一切胎生、卵生、息生,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南无阿弥陀佛!”
三师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鲜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来。(汪曾祺《受戒》)
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
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阿城《棋王》)
看到这些文字,对我来说,很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太对我胃口了。汪曾祺的散文及散文式小说,阿城的三王系列及其他短篇,读着真够味。后来又遇到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把他别的作品也搜罗了。再后来,老舍的作品也开始系统的阅读。
这些大家的作品,重新燃起了我读书的欲望,进而买了kindle,买了不少书,开始真正大量的阅读(对我个人而言),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书读多了,码字也就渠到水成,质量好不好另说,迈出了第一步。码码字,记录些人和事、感触和感想,将来年老之后,翻翻看,肯定别有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