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6年9月19日,20:00-21:30;1.5小时;
阅读书本:《人人都要有会计思维》,作者:【日】安本隆晴;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P104-P202;
阅读目标:了解如何用会计思维思考企业发展
阅读方法:细读
整书阅读感想:
先将今天阅读中的一些要点与思考列一下:
1、防止操纵利润,同一会计计算方式需用3年以上。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人为操纵利润,另一方面是为了与过去的财务报表口径一致方便比较。
2、在债权的处理上,非常重要的手段是事前准备与专人负责。比如由业务负责人负责销售及货款的及时回收。对于购货人要有“授信管理”意识,事前调查购货方的诚信并随时跟踪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停止出货等。要知道,每一笔呆账需要很多的销货才能抵消,若估量收回困难,还不如不卖。(其实,银行的贷款也是这样,一笔不良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消除利润影响?与其盲目扩张规模,不如谨慎放贷。)
3、记住12种重要的经营分析指针意义和标准(P115页):流动比率、固定长期比率、销售债权周围转期间、存货周转期、总资产当期报酬率、日常报酬率、自有资本比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额成长率、税前净利成长率、当期每股利益、每股纯资产。
4、关注“营业成长率”和“总资产成长率”两者之间的关系。若总资产的成长率比营业成长率更大时,则资产的运用状况趋于恶劣,这时若借款成长率也增加了,那么在经营上就有相当大的问题了。
5、从损益两平点(费用与营业额的平衡),算出“绝对获利数字”。进而需要计算到每月、每日的销售额保本数,跟踪并采取策略,或降低费用,或提高营业额。
6、在企业成长期,应把握两个重点:一切数值化并每一天记录跟踪分析;制订简单可行的标准化业务流程。(这里的数值化,可以有很多的指标,重在分析对费用、对营业额产生变动的一些现象,将之数值化)
小结一下:
这本书讲的会计思维,我觉得供企业经营者与CFO的参考价值较大些;而作为员工应该知晓如何运用会计手段来提高公司盈利的原理,理解并配合高层执行且根据一线经验提出基于本岗位的建议。
如果是实务操作者看这本书,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书中的很多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对照着计算、参考,并思考应对策略。这本书可以作为工具书,我将来若需要时可拿出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