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办公室,一个98年的小姑娘一直在抱怨工作的事情,说自己不想做这个,不想做那个,也不想加班,就想着准点上班,准点下班,挣点小钱舒服地过日子,奈何老板总看不惯她这个样子。因为被老板多次点名谈话,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然后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世道,竟还不让人躺平了?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这要我怎么办?”把大家都逗乐了。
如今这社会,大致分为三类人,第一类是努力攀爬、积极向上的时代卷王,这第二类嘛,就是像这位姑娘一样年轻、或者家境殷实,可以暂且躺平的一族,还有一类就是徘徊游离于这两者之间的可怜人,他们是真正的卷不赢、躺不平,在夹缝中生存的大多数人。他们常常感到痛苦,遇到难题,自己又无法通关,只能停在原地,不断自我消耗。
怎么办呢?这些人需要向外求解人生难题的办法,而杨天真女士的《通透》一书,就非常值得一看。
在《自卑》这个话题中,杨天真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患有“社交恐惧”其实是自卑的一种形式外放,他们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仅仅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合理后退的理由,比如遇到认识的人也羞于打招呼,低头假装玩手机,又比如为了不参加聚会,假装家里来了客人需要接待等等。他们这样做的深层原因其实是害怕自己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内心受伤。
天真认为,要摆脱社恐,就是要把自己当作一回事儿,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把别人的反馈看作第二位。比如,我化妆是因为我想取悦自己,我觉得好看,心情会变好,我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美,所以别人的评价好坏都没关系。其次,学着练习社交也很重要,人不是天生就是社牛,大家都是一步步探索出来的,掌握社交技巧,从熟悉的朋友开始练习,一切会越来越好。
接着来看选择困难症人群需要看的《纠结》这个话题。关于选择,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小孩子才做选择,我是成年人,我全都要。”
这句话很霸气,但是事实是鱼与熊掌一般都不可兼得,我们只能多取其一,这就难坏了我们这些“选择困难症”患者,选择a吧,这样虽好,那样不好;选择b吧,那样虽好,这样却不好;选择c吧……纠结来纠结去,结果都不如人意,总感觉丢了些什么。而纠结时间太长,好机会也一溜烟就没了踪影。
天真说,尽善尽美根本不是人生常态。很多人在纠结中持续内耗,就是因为目标设定跟实际情况偏离太远。
为什么患有“选择困难症”?不在乎这三种情况:第一、害怕承担后果;第二、当事人是个“利益最大化者”,而非“知足者”;第三、就是当事人没有清晰的价值体系。
那基于这三点,天真就给出了拯救选择困难症人群的三点建议: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搞清楚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利用排除法做选择;给选择分级,纠结时,往下多想一步,思考问题背后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抽丝剥茧,作出选择;建立自己的决策框架,先精简、再分类、接着让每个选项具体化、最后由简入繁……
其实,竟然要做选择,就肯定有舍有得,无论你做什么选择,都会后悔,那竟然怎么做都会后悔,又何必患得患失呢?
天真女士说得尤其正确,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坦然地落子无悔。
说到底,
虚伪、贪婪、自卑,哪一个不让人心憔悴?
上瘾、好胜、虚荣,哪一个又不让人心疲惫?
人生在世几十年,短短几个春秋,凡事看开点,毕竟——开心最重要!
刘墉说,《通透》来自天真多年来的自我探索,是她思考的精华,也是她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互动,这里集聚了她宝贵的成长经验。如果你感到迷茫,渴望蜕变,请翻开这本书,
愿你读完后,践行书中方法,
活得通透、清醒、平和、又自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