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别人发生言论冲突的时候,可能一开始就把事情定义错了。
而是否准确定义一个问题,决定了问题能否顺利解决。
比如老公脱了袜子乱丢,客厅、房间、洗手间、阳台,且经常乱丢。如果老婆的定义是:你总是这样乱丢袜子,是不注意卫生,且会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卫生问题。
如果老婆和老公谈,老公答应,好了几天又恢复如初。这个问题就变了,就不再是卫生问题,而是不信守承诺问题。
如果老婆继续和老公谈,老公说:“我发誓,之后绝对把袜子放进换洗衣服的框里!不到处扔!”过了几天又到处是老公的臭袜子,就变成两个人关系的问题。证明他根本没有在意和你的关系,不在意对你的承诺。
有一个CPR模型,Content(内容),Pattern(模型),Relationship(关系)。
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冲突通常是这三类型的问题,第一种,就事论事,注意卫生问题,这个订单、项目的问题、业绩问题,这次迟到问题,这是以Content内容为核心。
讨论问题本身,而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就会升级为一种模式问题,这时就得沟通怎么改善这个行为模式了。
沟通改善这个模式多次,还是不改,就会成为一个关系问题: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之间没有办法继续合作下去。
所以我们如果想解决彼此的冲突,先定义是哪种类型的关系?这件事本身?这种行为模式?还是彼此关系的问题?
回到我们本身也是一样,假如开启一个项目,结果没赚钱,于是放弃了,这是第一种内容问题。复盘失败原因,吸取教训,就有收获,解决问题。
没有复盘,换了另一个项目做,没几个月还是没赚到预期中的钱,放弃……反复几次,就升级为了行为模式,没努力就放弃,结果哪个项目都没做成。
想要挖出井水,可是遍地挖坑,没有深挖一个坑,终究没有挖到水。这时模式问题可能影响我们的整个人生。
如果目前遇到自己的问题,不妨也用CPR模型,定义清楚问题的核心,会更清晰得面对它,并解决。
如果你正处于和他人的冲突,问自己,这是哪一类型问题,判断之后,解决就更容易了。
冲突不可怕,反而是深度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