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总要面临各式各样的选择,从我过往的人生经历中所观察到的情形来看,总是果决的人少,纠结的人多,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不太理解,直到自己年岁渐长,也遇到越来越多犹豫不决的时候。
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性格原因。本身性格就拖泥带水的,遇到什么事都要反复来去琢磨好几遍,结果反而越想越糊涂。孔子说,“再,斯可矣”,凡事认真想两遍,也就行了,再多想几次,可能就因为过分谨慎而再也不敢去做了,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二,分不清利弊。遇事之所以纠结,常常因为分不清利弊,看不清事情的发展方向,属于眼光的问题。选对了,自然皆大欢喜;选错了,就怕由此引发不良的后果。所以反复权衡,再三掂量,结果更加头脑混乱。
三,因为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逃避选择。两个(或多个)选择摆在那里,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毕竟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纠结的人却害怕承担责任,如果结果不好,难免产生强烈的自责,所以干脆不选,保持“鸵鸟心态”,假装选择不存在。因为害怕选错的焦虑,所以引发了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选择性失明”。
四,患得患失。想赢怕输,只敢接受好的结果,不敢承认和面对失败。
五,脆弱的“完美主义”心态。其实“完美主义”在很多地方是个好习惯,类似于今天社会上大力宣扬的“工匠精神”,凡事死抠细节,追求极致,不做到最好誓不罢休。但另一方面,面对很多人生问题,“完美主义”可能就是个巨大的坑。因为常常几个选择各有利弊,只有当下哪一种相对更合理更符合现实的区别,完美的选择几乎不可能存在,这时如果死守着要最完美的选择,最可能的就是坐失良机。有时候不管选择哪一条路都是走得通的,只不过时间长短或者路途的艰险程度不一样,而最最可惜的就是不做选择,自动放弃。摔了一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站起来之后,竟然两手空空。
……
暂时想到这些。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