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张生病情无果,莺莺懒散无神;偷看小姐反应后,红娘悄放情书

品读《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01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主要讲崔莺莺听说张生生病,请求红娘去看望张生,看到红娘来探病,张生给崔莺莺写了一封信,又请求红娘送给崔莺莺,红娘从张生处离开,整折故事结束。

到了第二折,本来按照上一折故事的发展,红娘应该赶紧到小姐崔莺莺处报到,向小姐回话的同时,把张生写的情书设法转交崔莺莺才对。

崔莺莺读信

结果,故事并未按照大家认为的线路发展,红娘从张生处回来后,竟然没有直接回到小姐崔莺莺处,而是去服侍崔夫人去了。看来《西厢记》作者王实甫这是故意在吊故事女主角的胃口,同时也在吊读者的胃口啊。

崔莺莺早就望眼欲穿,等得着急得不得了。所以在第二折的一开始,崔莺莺便出场,交代说她听说红娘从张生那里回来了,只是又去服侍老妇人去了,一直没有空闲,不过崔莺莺想着红娘也该回来了啊。

偏偏是该回来,但就是回不来,崔莺莺愈发着急,就愈发做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渐感身体乏倦,干着急也没办法,崔莺莺就躺到床上,准备再睡一会。

也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崔莺莺一直睡着,红娘终于从崔夫人那边忙活完毕,回到小姐崔莺莺这边房间。

刚走到崔莺莺房间门口,红娘停下脚步,细听一番,房间里实在是太过安静,于是红娘暗暗想着,她按照小姐的吩咐去看望张生,回来后还没给小姐回话,就被叫去服侍崔老夫人去了。

现在回来,小姐崔莺莺竟然在房间没有一点动静,是不是又在睡觉呢?想到此,红娘便轻手轻脚走进房间。

随即,红娘便细细打量崔莺莺房间的景象。

没有风,帘幕一动不动;房间里烧着的麝香兰香等香料,透过纱窗四处飘散;红娘进房间时打开红色的门,轻轻摇响门上的双环。

房间里的红色烛台高高立着,烛台上接烛泪的形似荷花的铜盘,显得是那么小,灯烛在安静的房间,还一直在明亮地放着光。

还未将床上的暖帐轻轻掀开,红娘决定先揭开这淡红色绫罗制成的帐帘,偷偷看一下睡熟的小姐崔莺莺。

只见崔莺莺她玉钗横斜,往下垂着,随便挽成的发髻,也倾斜着。太阳都已经很高了,崔莺莺还双眼迷糊着,看此情景,红娘暗暗想着小姐崔莺莺还真真是懒散啊。

原来崔莺莺这一觉睡得时间还真不短,整整一夜,红娘竟然服侍了崔夫人整整一夜,或者红娘直接就睡在崔夫人那边了,作者也真是煞费苦心,小姐的贴身丫鬟在关键时刻,竟然一直不在小姐身边服侍,不就是为了使得红娘让小姐崔莺莺焦急等待,这不是苦熬她吗?

看了一会儿一直熟睡的崔莺莺后,红娘走到一边,开始想着怎样才能找最合适的机会,把张生的情书交到崔莺莺的手中?

红娘正想着,床上的崔莺莺忽然坐起身来,接着便是长叹一声,真是无限愁闷。

红娘赶紧躲在一旁,她一边看着床上的崔莺莺,只见崔莺莺好半晌才终于起身,又搔几下耳朵,接着又是一声长叹。

红娘想着等会她把书信交给崔莺莺,恐怕小姐还会装模作样一番呢。想到此,红娘心中忽然有了主意,她要将那封书信放在小姐崔莺莺的化妆盒上,看她看到书信时,又会说些什么?

于是,红娘就赶紧悄悄把书信放到化妆盒上,然后又悄悄躲到崔莺莺的卧室房间门外,她要偷偷观看小姐崔莺莺在看到张生的书信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又是好半天时间过去,只见四肢懒散、无精打采的崔莺莺从床上下来,走到梳妆台边坐下,然后有气无力地对着镜子,看着镜子的自己是那么的黯然无神。

忽然间,崔莺莺看到了化妆盒上的书信。

躲在门口的红娘只看到,崔莺莺昨夜的妆还没有梳洗,乌黑的头发下垂着,崔莺莺只轻轻地在脸上涂抹均匀了一点胭脂粉,随便胡乱挽起高耸的环形发髻。

然后,崔莺莺开始将书信小心地拿起,再把化妆盒盖上,然后崔莺莺把书信拆开,开始仔仔细细地看,崔莺莺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翻来覆去地看,也不觉得心烦。

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后,崔莺莺忽然把信放在化妆台上,然后生气地叫一声:红娘!

红娘在门口做一个滑稽的动作,感叹道,这下惨了,哎呀,事情败露了啊!接着,红娘便双眉猛然紧皱了起来,又开始想法应对小姐崔莺莺了。

红娘还没想好应对之法,又听见崔莺莺生气地骂道:小贱人,还不进来!

这次,红娘深知是没法子在门口继续躲下去了,于是就现身出来,便往房间里走,便偷偷观察崔莺莺的神情。

一看到崔莺莺洁白细腻的颈项低垂,在刹那间,她生气得整张脸的颜色从粉嫩雪白都变红了。

看来崔莺莺是真生气了,红娘开始觉得大事不妙,这次真的要出大事了。怎么办呢?红娘脚步往崔莺莺面前缓缓迈着,心中又胡乱盘算着。

小姐崔莺莺会怎样对待、怎样惩罚她呢?红娘完全不知所措,没了任何主意,心里只是一片惶恐。

可是,崔莺莺为什么会如此生气呢?她刚才看信的时候不是一起都挺好的,还不知道她把信反反复复、仔仔细细看了多少遍呢?

看到张生写给她的情书,以及她也已经明知张生在信中给她写了怎样的内容,她应该会感到高兴,甚至感到兴奋才对啊,为何她反而是怒气冲冲,还大骂红娘?更是一副不知道要怎样严重惩罚红娘的神情,崔莺莺这么反常的举动,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继续看《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的下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