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经在一家第三方的理财机构任职,那时,理财的人,并不多。开发客户,有一定的难度。大家要知道,有理财意识的高净值人群。其实,并不需要你的多费口舌。反而是那些资金量不大的客户,非常的纠结,只能一步一步和他们慢慢的解释。和他们讲述诸如理财的好处呀,以及如何在现有的资金上做到一定程度的保值增值呀等等。时间长了之后,第三方理财市场变得热闹起来。客户的理财意识也逐步觉醒。
起初,我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原来卖力开发的市场,一下子多了许多上门咨询的客户,这样一来,工作压力和强度就小了很多。但是,随着理财市场的扩大,各类公司开始遍地开花,可谓是鱼龙混杂。慢慢的,我发觉工作更加轻松了。因为,很多直接上门来的客户,看看产品种类。基本不用介绍,就直接购买了。这让当时作为销售岗的我,感到格外幸福。
不过,好景不长,渐渐地一些客户,购买产品的热情降温了一大截。开始,我以为自己的服务工作没有做到位,就挨个打电话。通话之后,一位客户,跟我说了实话。
“小伙子,不瞒你说,在你们公司后面的写字楼里,有一家理财公司,收益19.8%,我的几个朋友都在那边投资了。收益都是按时到账,挺安全的”
“阿姨,根据您现在收入情况和家庭情况,更适合一些低风险的产品。那边公司的产品收益这么高,不太合理。您清楚那家公司的产品,主要的投资方向吗?”
“这些我不关心,只要钱能收回来,收益高就行。以后,你们家再推出什么新产品,收益高的再联系我吧。”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还和那位客户,有过几次沟通。与她逐一分析她所购买的产品。再发现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以后,她还是情愿跟她的朋友,追着高收益跑。
再之后的某一天,同事告诉我,我们公司后面的写字楼里有几家理财公司卷款跑路了。进一步打听,才知道跑路的公司之一就有原先我联系着的那位客户所投资的公司。
也许对于那位客户来说,直接体现的高收益,要比产品本身的整体风控设计重要得多吧。
二.
工作的时候,有一位聊得比较投缘的同事。他年龄比我大一些。工作时间也比较长了。手里有一些积蓄。对于理财一窍不通的他,在知道我有投资股票之后。总时不时的来找我聊股票。因为我俩关系还不错,见他对股票比较兴趣,我也乐意和他聊聊我的理念和投资策略。他也比较有耐心的听着。每次,在聊股票的最后,他都喜欢问上一句“你买了什么股票呢?”我也没有藏着,顺口就说了。
过了几天之后,他告诉我,他也买了我的那支股票。“那就好好持有吧”。他点点头。之后的两个星期,那支股票从原来的9块5下跌到了8块7,同事有点焦急了,我还安慰他。后来,那支股票出现了好几个来回的箱体震荡。我的那位同事,最后在股票9块6的时候,卖出了。卖出股票后的他似乎很高兴,因为他每股赚了4毛钱。他还过来跟我说“我观察这支股票总是在9.5元—8.3元之间震荡。这次又到了,高点,我就卖出去。”当时,我礼貌的微笑了一下。
一个星期之后,那支股票的走势果真如那位同事所言,向下走了一段跌到了9块钱。不过在第二个星期之后,那支股票突破原来的9.5元。涨到了11块多。
再那以后,我的那位同事,还是经常来和我聊股票。依旧在聊天的最后会问上一句“你买了哪支股票呢?”。这时,我回答“最近没有买了。”
三.
过了几年之后,我才逐渐的认识到,以前的那位客户和那位身边同事,其实就是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财诉求的人们的一个缩影。他们每天乐此不疲的在书上、网上、亲朋好友之间寻找那些所谓的理财干货。
但是,不管别人如何与他们分析,探讨,交流,告诉他们如何培养正确的理念和获得适当的策略,在一番手舞足蹈,侃侃而谈之后。他们还是原来的老样子。买理财产品的只看到了高收益。买股票的,只学会了打听消息,然后跟票。常年都是跌时愁,涨时嗨,浑浑噩噩毫无长进。
所以呐,这类人口中所期待的理财干货,只不过是赤裸裸的期待着不劳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