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说红楼(二十一):巧姐儿与刘姥姥的一世缘
文/第一滴露珠
巧姐儿,是十二钗正册中出场次数最少的一个,但比起正册里的其他人,却算得上是命运最好的一个了。当然这个“好”是相对而言的,同为薄命女子,好也没好到哪里去,但是比起十二钗中其他女子的命运,巧姐能够安生度日,得以善终,就算是好的了。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一共有四次提到巧姐儿,倒有三次都与刘姥姥和板儿有关。第一次是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去见凤姐,先进的便是巧姐儿的卧室。
第二次是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她参观大观园的时候。板儿在探春屋里发现了佛手,就要吃,探春拣了一个给他,说不能吃,拿着玩吧。后来奶妈抱了巧姐儿来玩耍,巧姐儿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也想要,众人便把板儿的佛手给了巧姐,把巧姐抱着玩的大柚子换给了板儿。这段情节暗暗点出了板儿和巧姐儿的一世缘分。
佛手,在过去是有名的观赏果实,在明末清初恰是最繁盛的栽培时期,因为是香橼嫁接的,所以又名“佛手香橼”。“橼”与“缘”谐音。柚子呢,因为又香又圆,故在民间有象征团圆幸福之意。板儿和巧姐的佛手与柚子,正暗喻着二人的缘分。
第三次,提到巧姐和刘姥姥的缘分。姥姥去向凤姐辞行,凤姐说起女儿好生病,刘姥姥便帮着分析原因说,是因为富贵人家对孩子过于娇养,导致孩子禁不起一点委屈和挫折,让凤姐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凤姐很认同姥姥的说法,又请姥姥给女儿起个名字。姥姥便问姐儿的生日是哪天,凤姐说正是生日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自然是命运凄惨的,所以凤姐感叹女儿的生日不好。要说刘姥姥虽然没文化,但到底是老年人,见识多,她马上便替姐儿想到了一个好名字:“巧姐”。七月初七在古代又名“乞巧节”,是说民间的女子在这天,要摆下瓜果等物,向天上的织女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刘姥姥可能是据此想到的“巧”字。巧字又有“恰好”的意思,所以刘姥姥说自己给姐儿取名用的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不是说这一天不好吗,我偏要说出生在这一天刚刚好,以后若巧姐遇到了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正从这“巧”字上来。
刘姥姥两次去荣国府,都得到了荣府的资助。第一次凤姐给了她二十两,二十两银子,在凤姐看来不值什么,但在刘姥姥,却足够庄户人一年的花销。第二次去,凤姐给的东西就多了,吃的穿的都有,还给了两斗御田粳米,两斗就相当于现在25斤,乡下人连普通大米都不一定能吃上,何况是稀有的一般富贵人家都吃不到的御田粳米呢。因为王夫人已给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所以凤姐给的东西多,银子只给了八两。
在刘姥姥看来,贾府尤其是凤姐,就是她们家的“贵人”。可是谁又能想到,过不了几年,刘姥姥却又成了巧姐儿命中的“贵人”,救巧姐于危难之中呢。
有关巧姐儿的曲子是一首【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这曲子预示了巧姐的命运,会遇到两次重大转折。我们可以来推想一下:当贾府被抄家,凤姐和贾琏都进了监狱,巧姐儿就被送到了舅舅家。凤姐生前,对娘家极好,她一定以为自己的哥哥王仁能善待自己唯一的爱女,但是王仁为了钱,却偏偏“忘了仁义”,竟然将自己的亲外甥女卖掉换钱!
“狠舅奸兄”中的“狠舅”是指巧姐的舅舅王仁,这个是确定无疑的,但“奸兄”到底是指谁呢?历来争论不一。有说是贾芸的,有说是贾芹的,有说是贾蔷的,还有说是贾兰的,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家为什么只在巧姐的堂兄身上打转琢磨呢,为什么不去想这个“奸兄”也可能是指表兄呢?
贾芸、贾蔷之类,先不说他们人品如何,他们只是贾府的同族近枝,并没有什么权力,而巧姐如果被送去了舅舅家,离得他们就更远了。既然巧姐的舅舅能贪钱忘义,不顾亲戚情分,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王仁的儿子也难保不和父亲是一丘之貉。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奸兄”指的是王仁的儿子,巧姐的表兄。王仁父子俩为了钱,合谋卖掉了巧姐儿。
巧姐儿被卖去了哪里呢?最可能的地方便是青楼。古代女孩子,被卖的去处无非是三个地方:给人做妾,给人当丫鬟,沦落风尘卖艺卖笑。
因为巧姐自小体弱多病,又是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如果卖去大户人家做丫鬟,估计没几个人愿意买,而且丫鬟也不值钱。
贾府刚刚被抄,作为罪臣之后,也没有几个人敢买去做妾。况且如果是做妾的话,刘姥姥也根本没有本事救她出来。
所以最可能的就是被卖到了青楼,一手拿钱一手交人,一锤子买卖,王仁父子可以昧着良心大赚一笔。正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那么曲子中的“恩人”是谁呢?曹雪芹已经在巧姐判词里告诉了我们:“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判词的附图,是画着一座荒村野店,有一个美人在那里纺绩。纺绩就是纺线。巧姐出生在七夕节,她的人生果然与纺线织布密不可分了。
刘姥姥为了报答凤姐当初对她家的接济,义无反顾地去把巧姐救了出来。怎么救?自然是需要一大笔赎身银子,凤姐和王夫人当初给她的一百多两都未必够。或许刘姥姥家的生活,因为有了这笔银子的接济,逐渐地有了起色,或做个小买卖,或置了几亩地,但是为了救巧姐,估计又得卖地了。通过第六回的情节,我们可以看出,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也不是什么忠厚老实之人,要拿一大笔银子去赎巧姐,狗儿未必能够愿意。那么这就更显出姥姥的侠肝义胆来了,不知她是怎样说服了自己的女婿,同意举家凑钱去救巧姐。
巧姐得姥姥救助,脱离了青楼,跟着姥姥来到了乡村,与板儿成婚,过起了纺纱织布、耕田种菜的农家生活。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已经离她远去,她成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庄稼人。有刘姥姥的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板儿对巧姐想必差不了,但巧姐的内心,恐怕板儿很难走进去。不过,在家破人亡的末世,巧姐能求得一世安稳,已是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