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五月,师生之间本是一种亲切胜似父子,关爱胜似益友的一种关系,老师所期望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有这么一件事至今难忘:2001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当时接了本校三年级的班主任,说实在,第一次当班主任,还真有点不适应。班级上有学生四十几人,都是农民的孩子,他们天真可爱,好多孩子经常主动的跟我问这问那,我会一一告诉他们我知道的东西。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渴求知识的脸庞,能倾我所有,我也心满意足了。有时候,学生之间也会有一些小摩擦,我不会怪罪某一个孩子,因为我觉得这很正常,说服教育挺管用的,每个孩子都挺听我的话。时间长了,我跟孩子们越来越熟悉,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秋收时节,每天早上我的窗台上总会有新鲜的洋芋,玉米……夏天,我会收到还未长熟的青涩的杏子,酸酸的,还挺好吃。春天,嫩嫩的苜蓿随时会造访我的餐桌……教师节,我还会收到一束束当地山洼上盛开的各种野花,再加上一声“老师,节日快乐”,感到满满的幸福。这一切,我并不觉得是一种受贿,这是孩子们在向我表达他们的一种爱。直到若干年后,当我在另一所学校工作时,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手里提着一个装满新鲜蔬菜的袋子来找我,我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我曾经的学生。他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学校,结束了读书生涯,如今买了一辆三轮车做起了买菜的生意,他说他过得很幸福,靠自己的双手换来幸福的生活,这是老师您对我们的教育。看着他送给我的那一大袋蔬菜,我感动了,以至于热泪盈眶。这就是师生之情,我并没有给我的学生太多的东西,或许是谆谆教导让他们在心里面烙上了永不磨灭的对老师的敬佩和喜爱之情,这种感情我想会是一辈子的。作为老师,我们也该满足了,一生无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更是班主任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呵护,对待学生要发自内心的喜爱,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孩子的心。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摧毁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事实证明:一个被老师所喜爱的学生,常常会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有爱的教育,即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