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权力会导致脑子得病?
2、减不了肥是脑子缺了一个东西?
3、比繁衍后代嗨数倍的巅峰体验是什么?
4、自杀原来如此高大上?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大脑已不再那么神秘,它更像是一台由若干硬件组成的机器,人类已经通过摸清其内在运行机理,逐步建立了一个操作系统。
那,你想如何操作你的大脑?
我更担忧的是,如果有人作恶怎么办?
以及,你觉得人还有自由意志吗?
1、权力会导致脑子得病?
有时你看电影、电视或小说,会不会感到有些皇帝、将军、董事长之类的实在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酿成大错,恨铁不成钢,甚至觉得自己要是在那个位置上,一定会比他们干得好……
其实,那些人并不可恨,而是可怜,因为他们并非先天如此,而是得了病还不自知。
2017年7月《大西洋月刊》有篇文章,题目是“权力导致脑损伤”,很有意思。主要观点就是,哪怕仅仅是一点点“权力感”,都会妨碍大脑一项重要功能,共情力。
要知道“共情力”非常重要,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际互动就靠它,你不理解别人,别人怎么理解你?共情,源于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但权力恰恰损害的就是这个东西。尤其是,一个人长期拥有权力,他的大脑可能受到决定性损伤。文中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富国银行前CEO斯顿夫,因纵容员工造假接受国会质询时,他竟然没有丝毫懊悔,但也没有任何傲慢,而是……茫然,他好像根本不知道错在哪。
更神奇的是,哪怕你特别提醒这些人注意体察别人的想法,几乎无甚疗效。但,只要去掉权力感就好多了。一个办法是回忆过去的无助时刻,另一个办法是身边有个人时刻提醒他是个普通人。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朱元璋,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说朱元璋,因为熟悉?还是他身上有太多典型性格?
后面这两种办法,可能不同的人不同场景适用性不同。每当朱元璋回忆过去的无助时刻,他就想杀人,尤其是贪官,说实话,明清两朝官员俸禄远低于从前有他的功劳;但身边有人提醒他就不同了,对朱元璋而言那个人就是马皇后,可当马女士去世后,大家唯一欣慰的是朱元璋也没活得太久。
话说回来,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此时蜜糖彼时砒霜,权力与共情力不可兼得啊。但不妨顺着这个思路严肃地讨论:
1.失去共情力与做决策质量的相关性究竟怎样?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有权的人做了很多决策,有些是不错的;
2.有权者有没有可能对不同人群共情效应不同呢?比如我可以不理解身边的员工,但我理解用户需求;
3.有些牛人才不愿意与你共情呢。福特和乔布斯就是不理大家的需求,所以才有T型车和iphone;
4.有些下属出于自身利益,他们的想法本来就是错的,不理解、不接收这些信息是不是反而更好;
5.不管怎么说,看了这篇文章,以后遇到不顺心就怪领导脑子坏了是不足取的,记住,怨天尤人远不如“自我关怀”有效!(名词解释:“自我关怀”,见前文《如何提高抗打击能力》)
2、减不了肥是脑子缺了一个东西?
在正式谈论之前,我想先科普一条极其重要的减肥知识:跑步减肥不足取;跑步减肥效果差;哪怕你全马半马还是一天一马,都如此。那怎样有效呢?走路,一直走,长时间有氧运动最佳。
《纽约时报》7月2号有一篇细思极恐的文章:《饼干和兴奋剂的共同点》,文中讲到人脑中有一个奖励系统,当你做有利于基因延续的事,比如吃喝、交配……,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让你感觉兴奋和愉悦,进而不断做那样的事。这个其实我读高中就知道了,为此还为多巴胺写了一首蹩脚的小诗。可是,近年来科学家有了一个新发现,多巴胺的接收度与“多巴胺D2受体”密切相关。问题来了,这种受体多,你分泌一点多巴胺就很兴奋;如果这种受体少,你就必须分泌很多多巴胺——也就是说你必须不停地做那些事——这就是上瘾。
那么,有的人减不了肥就不是心理问题,而是生理问题,缺了一种“受体”。起初发现这种受体受两方面影响会减少,一是压力,二是吸毒。后来又发现,越胖的人“多巴胺D2”受体也越少,即胖子们进入了“越吃越胖、越胖越吃”的恶性循环。这到底是胖子受到外界歧视的压力更大,还是吃多了自责压力剧增,还是食物摄入量多了直接导致“多巴胺D2”减少,不详。
怎么破呢?只有一条路,强制管理“满足感”,拒绝诱惑,减少剂量。比如,你血气方刚每天晚上就想传宗接代,那就去一个长期通宵加班的创业公司,或者打通宵王者荣耀?
哎,是有点恐怖。但我又想到,酗酒应该也是这个道理,跑马拉松也是,可是,抽烟不算,有烟瘾戒不掉的,但很少见烟瘾一直涨的,这是为什么呢?从这些不容易越陷越深的坏习惯里或许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总之,在物质“稀缺”走向“富足”的时代,诱惑与日俱增还花样翻新,自律显得更为“稀缺”。
如果,你下次遇到类似问题,就知道没太多的情有可原,仅仅是自己战胜不了自己的生物性,更可怕的还是一个负反馈,这可能会为你赋予一些正能量吧。
3、比上床嗨数倍的巅峰体验是什么?
是工作。先揭晓答案。
牛顿、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这些人为什么不结婚?——有人怀疑他们是同性恋。这个说法怎么看都有些低级。高级的解释是他们从工作中体验到的兴奋远超两性之间那些事。
你还能回忆起来以往解题突然灵光一现的狂喜吗?或者是写作中妙手偶得之的心花怒放?我甚至去知乎搜索“嘿咻”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试图进行比较,未果,还被提醒若是未成年人尽快离开。但根据我以前从《人之初》、《家庭医生》了解到的主流知识,尽管上述事情都有些吸引人,但与工作获得的快感还是有数量级上的差距,不信来看看一个人深度工作时的脑部活动:
①平常状态下,我们保持有意识的机警,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活跃,脑波是β波。
②进入工作状态,大脑开始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注意力和敏感度提升。
③等你逐步关闭大脑中对自己的关注和对时间的敏感,β波就会慢慢被α波所取代。α波,是一种安静舒适的脑波,比如说做白日梦的时候会产生α波。这时候你就会获得平时没有的视角,你看问题会有一种新鲜感。
④等你进一步深入,大脑会分泌“内啡肽”和“花生四烯酸乙醇胺”(也叫“大麻素”)这两种激素。它们的作用是减轻痛苦,你的不适感和压力都减弱了,这将进一步让你集中注意力。特别是“花生四烯酸乙醇胺”,它特别擅长建立遥远的连接,把头脑中两种不同的东西连接起来,这就有可能带来创造性的发现。
⑤当你真正深入到极致,大脑将进入θ波状态 —— θ波通常是我们在睡眠中才有的脑波,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已经处于一种半睡眠的状态。现在更多的区域关闭了,潜意识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有意识的理性思维处理信息的带宽非常低,大概每秒钟只能处理120个比特。一般一个人在你旁边说话,他提供的就是60比特 —— 如果两个人同时和你说话 ,那你脑中的所有带宽就都被占完了。
可是潜意识接收信息的量就非常大了,甚至有人说每秒能接收上亿比特。尽管这个差距太大,但不论如何,我们在潜意识主导状态中应该能够接收和处理更多信息,更容易建立想法连接,计算的速度也更快。
⑥到此,大脑会分泌“血清素”和“催产素”,这两种激素让人感到和平、幸福、充满信任感,有利于把信息综合起来处理。
这就是深度工作状态的体验,这六种激素 ——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内酚酞、花生四烯酸乙醇胺、血清素、催产素 —— 就像是六朵巨浪,连续触摸、摁压、搅动你的中枢神经,给你无与伦比、空前绝后的臻峰体验。
这个过程其实早就有了一个科学的称呼:心流。
要知道,大脑能分泌的愉悦感激素也就只有这六种。一次完整的心流体验,能让你享受全部六种快乐激素!这就是为什么心流会让人上瘾,会放弃其它“娱乐活动”。
就此,我破解了一个千古难题,你为什么干不好工作?因为你不爱这个工作,如果当前的工作常常让你感到比繁衍后代还舒服一万倍,怎么可能干不好工作呢?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优秀品质,也可以说是一条通关铁律,干一行爱一行。
4、自杀原来如此高大上?
公元1205年,16岁的元好问同学在赶考途中遇到一名猎人。那猎人给他讲了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他说:“今晨我抓到一只大雁就把它杀了,还有一只大雁明明已经挣脱了我的网,却在天上哀鸣,不肯飞远,最后那大雁收敛翅膀,做了一个高空自由落体运动,重重的摔地上死了。”
元好问大惊,遂买来死雁,葬于汾水之滨,并赋诗纪念。多年以后,他回忆起这段往事,填了一首《摸鱼儿》,开头几句就是无数有文化没文化、假装逼真装逼的痴男怨女都熟悉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我初中就知道了进化论,这么多年过去了,最近才开始猛读进化论相关书籍,因为它威力太大,无疑是种普世智慧,几乎可以解释万事万物。那以进化的观点来看两只大雁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难免觉得有些说不通。本来每种生物为了生存繁衍、基因延续,再苦再难都应该活下去,事实却是动物界有自杀,人类也有自杀,比如殉情。
那一定是因为这种求死的行为有着更强的存在理由。
还是让我们先从科学角度理解,罗密欧和朱丽叶为什么相爱?因为他们脑中苯基乙胺分泌过多,这种物质令人狂热,充满勇气和自信,使人心跳加速、瞳孔放大,蔑视一切艰难险阻(巧克力就富含苯基乙胺的食物,所以情人节送巧克力本质上是为了让你心跳加速,进而干一些进一步加速的事)。但苯基乙胺效果难以持续,取而代之的是内啡肽。内啡肽则让人感到温馨、舒适和依恋,这就是为什么浓烈的爱情要走向宁静的婚姻。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移情别恋不久之后又想移情别恋,因为内啡肽的感觉始终没苯基乙胺好嘛。
苯基乙胺和内啡肽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还在我们体内,必然有存在之必要,即是我们得以生存的利器。为什么?或许要回到最初,人是怎么战胜其他物种的,协作。
而协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我可以为你死。
在原始社会严酷的生存环境里,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物质,让一个人可以义无反顾的为另一个人死,智人彼此之间的包容度才更高,协作能力才更强。
好了,讲完了。其实这个推理有些问题,因其前提有些牵强——“那一定是因为这种求死的行为有着更强的存在理由。”
有些事,其实并不需要理由。比如人为什么要有性繁殖?交配多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多好。按照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里的观点,人是可以无性繁殖的,只是因为人体内的有性繁殖基因很强大,它们为了自己延续要求人和异性交配。那人体内有自杀基因吗?哎,耍个滑头吧,篇幅太长了,今天只从社会学角度讨论。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能得到一些东西,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组合,战斗力一定远胜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组合,你和你配偶的组合,如果还PK不赢后者,那就不是太好。
哎,俗气了,最后还是来点超级正能量的东西吧,那就是——“爱,而非理性,才是人类征服世界的终极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