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升〞说:【@宝传 关于找对环境、入对环境就能成功的论点,不敢苟同,孟母三迁最后到的地方环境好还是不好?孟子成功了,他的同学呢?】
我先自省一下,我对以上的这句话,我内心起了怎样的感受?我又得到怎样的颖悟?我深深以为,如此的作法,可以让我自己以最直捷的方式得到进展。因为在不算短的一段时间的操练中,我试了极多种方法,深深以为这样的方法对我最适用。于是,把我觉得对我自己很合用的方法,试分享如下:
现在,我把〝@宝传〞给当成为不是我的他,所以,现在的我不是〝@宝传〞,而是旁观的中立第三者。但又因为我是简直能充份了解他的人,所以,我很清楚他的本意。
但对于另外的一个他…〝@徐升〞,我是不是够了解呢?光凭〝@徐升〞他以上那段话,我是不是够了解他的本意呢?如果我不了解他的本意,那我接下来所说的,不过也只是流于我自己的第三者泛泛解读而已,一旦我落在这个陷区,那我自己所谓的中立,也不过是受了〝@宝传〞的影响,仍是biased的(即,被扭曲的见解。被扭曲的见解可以是正见,也可以是偏见。正见可以被扭曲,偏见更不待言)。这种biased式的观点,关于这点,我一定要特别小心才是!千万别让自己入到那种陷地,才是。毕竟,从前已经陷过很多回了,陷而得害的感觉,实在是很不好受,因此,吃了n次的亏,总要学乖的吧?
因为我了解〝@宝传〞的本意,所谓的本意,涵有《字面义》,及『字指意』。光凭《字面义》是不能意会到『字指意』的。从〝@徐升〞的表达当中,我并没有看到〝@徐升〞对〝@宝传〞的『字指意』提出足够的认识意见,如此一来,〝@徐升〞会发出不敢苟同的意见,这也就是相当自然了。这时,要指出〝@徐升〞的问题点,并不是针对后续〝@徐升〞所提到的【孟母三迁最后到的地方环境好还是不好?孟子成功了,他的同学呢?】的了,因为那都是离题之议了!对离题之议若继续再议,那就是不辨本意的议了!没有意义!
因此,这时要问的,则是…为什么〝@徐升〞会离题呢?〝@徐升〞之所以会不辨〝@宝传〞的核心原因究竟是出在哪儿呢?这嘛,这才是紧扣〝@宝传〞本意的深入之议!
这时,不妨可以从这个方向切入,即…讨论这两个可能,究竟是〝@宝传〞的表述太过于艰深①、还是〝@徐升〞的识读太过于急躁②了呢?而这两个可能的排列组合则有三类。
第一类:是单①,那么,问题只出在〝@宝传〞他身上。
第二类:是单②,那么,问题只出在〝@徐升〞他身上。
第三类:是①②兼有,那么,问题则出在〝@宝传〞〝@徐升〞他身上(只是问题比例不同罢了)。
第三类之a:但,谁出的问题最多?得由中立的第三者,而且还要是具备慧眼的第三者才有办法作出最公正的评判。但因为我与〝@宝传〞有连带关系,为了避嫌故,我不适合来作这个评判(但若在可以不再考虑避嫌时,那就表示我已建立了为公众所认可的公正权威了,这已经达到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忌仇的高度了,这水平就更高了,但这种高度,暂时就不适合在这个有限空间摊开来说了。所谓的高,并不代表高不可及,只要功力到位的,自是水到渠成。当然,〝@宝传 〞或〝@徐升〞的任一个人都达到这种标准时,当然也可以,这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该人真达到水准的,都行。)。所以,我就不对这一块作出评价了,而留出这个空间予以其他达到最低要求水准的其他高明了。
第三类之b:被发现到最多问题的人,这人,其人对自己,要怎么看待才合适呢?另外,其人对别人对待自己的对待,他又会怎么地对待才算合适的呢?
第三类之c:发现到最多问题的人,这人,其人对自己,要怎么看待才合适呢?另外,其人对自己对待别人的对待,他又会怎么地对待才算合适的呢?
对此,我有个很好的个人体会,这倒可说说:
就看谁…谁是那位最能发现自己愈多真实毛病的人,这则反映出其人观察力的愈深与愈透。毕竟,往外看是相对较易;而要往内看、反省自己,这则须有更大的勇气,才可以作到难行能行的水平,我以为,这应该是代表着〝比较行〞的具体指标吧?
以下,我只是想说,只看到《字面义》,却没看到『字指意』的,我是否要花时间去协助他入到那个『字指意』的意向之地?这时,我就得看,我所对的这个对象,是否有这个诚意要花额外的心力去看,而且我还得具体地看到他真花了足够的用心度,直到此时,我才会动用我宝贵生命去为他作解析。先前的点到为止,就当作是投石问路吧。若不作这种阶段性的分阶段测试,不辨情境就满腔热血的鲜血四溅,这可将会使我所花时间全成了浪费!要知道:这种明知不可为的为…最是自贱!
相对的,看得到『字指意』的,至少,还会神龙摆尾一下,以示意说:真的知道〝@宝传〞他的本意了,也会再确认〝@宝传〞是否知道他的认知深度,如此地彼此经心校准之后,同步了。然后,才会再行下一步,即…真有这个诚意,正因为看到〝@宝传〞他还有向上一着的改进空间,于是,才会针对那么个微细处再作深入讨论。像这种深入的讨论,不光对〝@宝传〞有莫大的好处,也对给出这种等级意见的其人自身会有极大好处。甚者,还能对凡所有看得懂、懂到这种深度的人都会带来好处。这就是富有贡献的讨论了。
现在,再来分论《字面义》及『字指意』的差别。
仅仅止于在《字面义》上的不敢苟同,没啥意义。因为往往沦为各说各话,当避之唯恐不急。这种情节环境,是不是也是种环境?该不该避?至少对这种情节环境,我的确是会回避的。若真是我的同学,我会提醒他。但他经我提醒之后,仍没辨识出这种情节环境的该避性,那么,他就在实质上立马成了我的后学了。因为我仍在迅猛向前,他却被滞阻而陷入了那情节环境当中,故而不得前行了。如此地较量下来,前后差距已分。
相对的,不但对『字指意』能有足够的理解,还得将这种理解表达得出,得要让对手会意到自己的了解之深之后,基于这种前提之下,才再发出的不敢苟同,这种〝不敢苟同〞就有了足够的深度,适足以让真正有实力的对手发出真实的敬意了(没有实力的,嫌怨、讪笑、忌妬…等盲目迷昧的情绪,自然的,也会相应而显,正如上士、中士、下士闻道的表现如出一辙。由这种情绪及行为上的表现,恰好是反身检视自己的最好时机)!对这两位躬身入局的对话者,两者得对这种情境先具备一定深度的了解,才会在看到苗头时就能逐一确认细节,边确认而得确认过之后的笃定,进而在两者的心胸中交炽焕发出熊熊的热忱火焰。像这种必须具备一定深度的深谈,这才会谈得火花四溅,万一,就成了那可燎原的星星之火呢?哇!接下来的超局胜境,我真不敢想像。
目前,像这种等级的超局胜境,尽管遍寻不至,既然遍寻不至,好吧,那就创造吧!别人不来干,那就由我来吧!由我来当个发起者。我很明白,若想碰到对头的对手,我也得先显出匹配得上对手的诚意及实力,才行吧!所以,我正在为自己营造着我所希冀的环境,我不光只找而已,我还在创造着呢!
任何创造,不离用心。
而所谓的…用心的较量(或衡量),往往也可以体现在微细的用字转折当中。用字上的转折,人人都看得到,但,之所以如此转折的…其所代表的心理背景,这就不是人人都看得到的了!于是现在,再来析一析,看看自己看不看得到其间的级距差异?而这,这究竟又是怎么形成的?经我归纳,其原因不外如下三者:
第一:练得到位的,看得到,这很是自然。
第二:有在练却还没练到位的,不能说自己有在练就看得到,非得等到练到位了,才可以看得到。
第三:至于没在练的,说自己能看得到,那才奇怪呢!偶尔运气好,碰巧猜对,那可不算呢!只能说这是运气好的傻瓜罢了。
一位能深深反省自己练的水位的人,进步往往是最快的。
一位没真正在练功夫的人,没在真正练功夫的状态,基本上可以看得出来。而要怎么体现出其人没真正在练功夫的状态,就从其人的言语相状表现当中,这对于有在练的人、练得到位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看得到了。但对于其人之所以没在真正练功夫的本因,这就非得练到位的人才看得出来,才析分得足够透澈了。
要挑《字面义》的毛病,那太容易了(就连见识最肤浅的人,都能)。而要挑『字指意』的毛病,还得先显出对『字指意』的深刻理解,让对手觉得自己被理解了之后,才再有的放矢地去挑真实的毛病,这就不简单了!这时,就能够把原始表述当中的《字面义》『字指意』当中的隐态脉络给找到,那种挑毛病可就真的是贯串的连续因果关系的指陈了。这哪里还是无的放矢的呢?但,这对不够用心的人来说,仍旧是很难,难得无以进入『字指意』。
现在,我再把不同状态的人,分列如下,从他们之间的互动,可以挖掘出特定人仕的真实状态。
能循《字面义》而得入深品『字指意』的A。
仅止于《字面义》而不入『字指意』的B。
能循《字面义》而得入深品『字指意』的C。
仅止于《字面义》而不入『字指意』的D。
01) 当A对上B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02) 当A对上C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3) 当A对上D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04) 当B对上A时,无的放矢,中处画靶。(随便射,射到哪,那里就马上画个靶心,中处画心,依心向外画作靶,强示百发百中)
05) 当B对上C时,无的放矢,中处画靶。
06) 当B对上D时,放矢无的,无的放矢。
毕竟,〝@徐升〞所发言语的对象是〝@宝传〞,所以,是要有针对性地针对宝传所言的《字面义》及『字指意』去作出不偏不倚的评价的,除非对象不是〝@宝传〞的言论(或者,只要暗示的对象是指〝@宝传 〞、或〝@宝传 〞的言论,也能算是),不然,不能脱离、也无法脱离01至06所寓涵的归类标准。
以上,我仅提供归类分类的参考标准,这个参考,很适合用在这种情境。但对以外的情境,除非能了解《字面义》及『字指意』之间的脉络的,不然,往往就会用岔。正也因为在这里,我不是〝@宝传〞,所以,如果〝@宝传〞落在01、03、04、05、06的话,私底下,我一定会好好批评他。而批评他的具体内容及原则方法,就摆在上头了,如果他够虚心的话,他就会去找自己的毛病。如果他真要去找〝@徐升〞的毛病时,而且他也真是诚心地要为了提升〝@徐升〞的理解层次才要做出来的有的放矢,这就是好的起心动念了,但他具不具备恰如其份的能力,我还不知道呢!我还得进一步看:就算他有这样的真诚用心,这还不够呢!对于:的之所在、矢之所向,都有一定的SOP,一脱离这个SOP,那就是〝@宝传〞他自作死了!那可怪不得我了!
我该作的,作得到位之后,我无咎。但〝@宝传 〞是否有咎,那就看他够不够用心的了。而对于〝@徐升〞嘛…差不多也是的了!
最后,再来个沦海一声笑啰!哈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