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岁月静好。
而我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都是自己的努力挣得的。
01励志的陈姐、刘叔
有句歌词,我们很熟悉: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对,这个词是想告诉我们——时间都去哪儿啦——让我们要珍惜时光。
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积极上进的人,他们的年岁都已经蛮高。
昨天,我在cctalk平台主持了一场演讲。参赛的陈大姐,孙儿都上大学了。
昨晚八点开始演讲时,她还在公司开会——她是用开会间隙,找一稍显僻静处开始演讲的。
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刘叔与我目前同在一个学习群。昨天晚上九点半,我们在群里谈学习反思。
他用自身的经历鼓励我们,我们听后,都很有触动。
他说:我今年六十了,天天跟班爬楼,积极性可高了。
为了让老年生活过得好点,充实点,不给孩子添负担,我坚持学习。
我在“得到”学罗辑思维,我还在“华为阅读”等几个栏目付费学习。你们看到我又参与了本期学习,我按时完成作业。
你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年轻人更要努力学习啊!
我是农村人,出生于五十年代,兄弟姊妹共十个。
我从小被送人。
我读了十年书,读到高中毕业。
当时,我的养父母、伯父母都已花甲、古稀,靠我一人扶养。我不动脑筋赚钱是无法维持生计的。赚钱还必须合法,否则不能长久。
我自已挣钱结婚,之后我和妻子生了四个儿女,她一直在家做家庭主妇。
几十年间,我们养老、送终了六位老人(包括我的岳父母);我们的四个儿女都读了大学,之后都读研究生,毕业成家;我们还带大两个孙子,养大六个娃。今年,我大孙子被少年航空班录取。
我能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不断学习。
我五十岁学电脑,六十岁学开车。
我没有退休金。我从未参加过单位工作,全靠自己能吃苦,自学巧干。
前几年,我在镇上建了栋楼房,像是有十二个小套间,出租给了十二户——我们自已住简陋的平房。
现在,我经营中药材、绿化苗木。
老师的课讲得真好。每天白天学的内容,我晚上都会好好想一想,并结合自已的实际,寻找切入点。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任何年代,都必须“以智聚财"。
是啊,在陈姐和刘叔的身上,我看到: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他们这样的学习力,永远年轻的心态,真的很让人佩服。
不管任何年龄,都不要放弃自我成长。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
人变老,是从拒绝学习的那一刻开始的。
希望我们在路上,互相鼓励着,一起走下去。
02最好的教养是什么?
在陈姐和刘叔身上,我也切实看到了——什么叫做最好的教养?
——是父母不放弃成长。
听过一则故事:孩子因成绩不好,被家长骂笨鸟。
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家长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
父母有两次成长。第一次成长,是在自己读书时;第二次成长,是在自己有了孩子时。
小岩说:最近几天,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内在的匮乏。
以前,我真是无知者无畏;现在,我开始担心自己家庭的财务状况,开始担心抗风险能力,开始担心孩子的教育,担心自己的未来!
毕业这么多年,别人都是在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圈子;而我,却在日复一日忙碌的工作中,退出了很多圈子,最后几乎只剩同事和家人!或者说,我自己从来没有真正融入过以前那些给自己带来改变的圈子!
人的圈子变小,眼界变小,思维变窄之后,心也变小了。
我变得自私、敏感、多疑……
而导致这些问题的一切开端,都是因为我放弃了自我成长!
是的,如果你不自我提升,不自我努力,圈子和路只会越走越窄。
03孩子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
我们常对孩子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什么是起跑线?父母的眼界、格局、圈子,都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是孩子的老师。
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就会成为父母的样子。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老师们很有体会:有的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孩子上课就会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有的父母,随心所欲,孩子也不认真对待学习;有的父母,头脑清晰,往往孩子说话也很有条理,逻辑较强;有的父母,说话、做事没有重点,不分主次,他们的孩子,常常也是表达不清。
教育孩子,往往能反应出大人的问题。
若有什么问题,只要及时学习,作出改变,我们就能与孩子一起成长,成为更好的家长。
学习新知识,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儿。
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是靠着一开始的新鲜劲儿起头的;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很稀少!
其实,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只要逼迫自己再坚持一会儿——每天坚持一会儿——日积月累,我们就真的学会了、掌握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04教学相长
教育,并不限于学校教育、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才是最不容忽视的。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家规,还是苦口婆心的叮咛、嘱咐,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健康成长,形成重要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有多大成就,将来是否有出息,家庭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育学中有一句话:教学相长。
教育孩子也一样——育儿育己。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兰兰说:我自从有了孩子后,事事围绕孩子的吃喝玩乐,却忘记了自己的成长。
我觉得孩子不饿、不渴就万事大吉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发觉自己却还处在原来的那种状态。我感到焦虑,苦恼,迷茫,心虚。
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感觉越来越厉害了!
我想要改变,却总是间歇性努力。连我自己,都讨厌现在的自己。
我希望自己从现在开始,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每天改变一点点,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前段时间的高考状元,也深刻说明了这个问题——优秀的孩子背后,往往都站着优秀的家长——他们都是永远都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是什么样子,就能看到将来自己孩子的影子。
要想孩子不成为自己那个复制品,就从改变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学习,与孩子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05什么是岁月静好?
娟娟说:在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一个女人,只有修炼内在美才是最长久的,最吸引人的;而外在美,终会随着时间消散。
作为妈妈,我首先要提升自己,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我要给他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生活正能量的圈子。
人人都说岁月静好。
如果自己本身不自强,那岁月静好就会变成现实的残忍。
选择如何生活,在于自己。
每天充满自信的工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生充满正能量,这样的岁月静好才更让人喜欢!
岁月静好,靠自己努力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