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了圈妈的呼吸悦读魔法营,40多天的时间,完成36项闯关作业,36篇新浪微博读书打卡输出作业。开营前,我就立下了flag,要挑战最高级别的传说级魔法师。在圈妈和小喵的鼓励与鞭策下,我总算克服重重困难,挑战成功。期间的收获还是有很多的,在此做一个梳理和总结吧。
第一节课,圈妈就刷新了我的阅读观。原来书只是资料,并不是老师。书不用每个字匀速读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快速定位,可跳读,可快可慢才是真本事。关于阅读的态度应该是雨露均沾,流水式阅读,即每天可以换一本不同的书来读。至于阅读的方法是先吸后呼,先阅再读。这节课还介绍了呼吸悦读的第一个工具:二分法。
第二节课,圈妈教给我们快速阅读的方法,并告诉我们可以用3-2-1的方法刻意训练阅读速度。课后作业实践3-2-1的方法,感觉看了三遍文章之后脑袋里也没留下什么印象,不禁怀疑是否阅读速度影响了阅读理解。于是我用自己平常的习惯来看了第四遍,这一次没有赶,每句话都读到了,也都读明白了,感觉心里特别踏实。然而当我想来概括文章大意的时候,发现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并不比刚才多多少。我这才发现原来并不是因为读得快才无法输出,而是我自己的施工设备还没有跟上啊!
第三节课,圈妈教我们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学到了三遍读书法,第一遍浏览,第二遍速读,第三遍精读。我们还学习了两个工具,圆圈图和一行采集。
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只要是读书就会用三遍读书法。圆圈图和一行采集这两个工具特别好用,我会在速读和精读之后分别用到它们。
记得我第一次用圆圈图的时候,速读之后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就不记得,一个关键词也写不出来,必须再精读一遍才行。我发现是因为我在速读的时候只顾着读,没有刻意去寻找关键词和思考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于是我每次速读的时候就刻意边读边搜集观点、主题、关键词,渐渐地圆圈图用起来就很得心应手了。
一行采集,圈妈强调不要照抄原文,这个对我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因为我一直以来的读书模式,就是直接摘抄书上的原话。不能照抄原文的话,就得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和总结,感觉好烧脑。尽管如此,我还是尝试对《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作了一行采集。过程确实烧脑,但当我花了4小时13分钟认认真真做完7页纸的一行采集之后,却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觉到书读成了自己的。女儿看了我的一行采集之后,表示想要认真看一看这本书,让我很有成就感哦,这是我的一个意外收获。
第四节课,圈妈教我们如何把书读薄,并教了线框图和三分法两个工具,这个是在锻炼我们的框架思维能力。
第五节课,圈妈教我们如何把书读厚,并教了概念九宫格和读以致用两个工具。这个是用来帮助我们拓展书的模块。我非常喜欢这两个工具,尽管用的过程非常烧脑,但经过这样的梳理之后收获特别大。
第六节课,圈妈教我们利用主题阅读来构建知识体系。要想保障有效的主题阅读,唯一的办法就是输出。这40多天的时间,圈妈就一直在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来鞭策我们学以致用。
我接下来打算先尝试亲子教育方向的主题阅读,来打造属于我自己的知识体系。我准备先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试一下,目前选定的书目有:《游戏力》、《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正面管教》、《倾听孩子》、《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计划:
1.先用自下而上的方法:
用三遍法结合圆圈图、一行采集、读以致用等工具把这四本书逐一看完,再全部汇总到一个大的框架当中,形成电子版笔记。
2.再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来搭建框架,形成电子版笔记。
最后,再次感谢圈妈和小喵的鞭策和鼓励,感恩小伙伴们一路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