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数
此时此刻,我刚从丽江回到家,2014年去过丽江,也去了古镇,感触不是特别大,也没觉得丽江有传说中的那么美。自从读了这本《归隐丽江》,我刚从杭州出差回来,在萧山机场把这本书刚好看完,回到昆明后,直奔丽江。
说来我和这本书很有缘,我是昆明本地人,之前也去过一次丽江,我和作者是同行业—旅游行业,只是她是开客栈的,我是开旅行社的。书中作者解释的方言“克不克”(去不去的意思),我觉得很亲切,也很想笑,因为我作为一名本地读者,而作者作为一个外地人,一个外地人给一个本地人解释本地人的方言,是不是很有趣。刚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是本写景的散文集,不是很想看,但是想着反正也没事,就看看吧!于是我认真地从封面看了起来,开卷有益,打开这本书,越看越觉得有趣,有了许多新的认知。
书的背面把这本书归为文学,其实我看完后,觉得更像是作者的自传,作者从自己刚毕业到上海工作一直写到至今的生活,跟着作者,我仿佛也体验了一遍作者的生活,有好几次让我落泪的情节,就是作者一个人睡了一晚工地,还有读到她失去第一个孩子时,我和作者一样悲痛!
作者本人叫陆丽丽,是一个陕西女子,2006年—2012年,曾就职于世界500强公司,先后在ABNAMRO、DBS等外资银行工作,曾为上海陆家嘴最年轻的理财师。2012年至今,创立归隐客栈、归隐茶舍。
这本书涉及的方面很广,在书中,你能看到一个文艺女青年特有的情怀,你能看到爱情与婚姻,你能看到最真实的丽江,你能看到一个客栈是如何经营起来的,你能看到一个能说会道懂得谈判技巧的作者,和一个老实憨厚的阿远,你还能看到许多别人的故事,例如35岁的外企白领—赵姐;懂得很多,吃过很多苦,去过很多地方的于姐;包工头老杨和那个北京女孩;管家小强等等。
先来说一下作者的爱情和婚姻,说来很狗血,按照作者本人的说法,他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个体,一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文化人,一个文化水平和《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差不多;一个爱吃西餐,爱去咖啡馆,一个从来不去这些地方,甚至很排斥,唯一的共性居然是;脾气倔。作者的老公阿远是作者在丽江的艳遇,然后他们在清明节那天闪婚了,而且是裸婚,但是他们现在很幸福,已经结婚五年且育有一子。作者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告诉诠释爱情和婚姻的真实面目。网上有一个问题:男女关系的结合,性格到底是互补好,还是相似好?作者告诉我们没有标准答案,很多时候靠缘分。我忽然想起这么一段话:缘分分三种,像作者和阿远这种能做夫妻走到最后的,叫做有缘有分;像一些好过之后分了的情侣,叫做有缘无分;而那些擦肩而过的人,就是无缘无分。作者也用自己和阿远吵架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的婚姻都会经历从最初的甜蜜、磨合到争吵的过程,其中会有一万次想离婚和五百次想要掐死对方的念头。
接着普及最真实的丽江,丽江古城的商铺基本上都是早上十一点以后才开门的,丽江到处都是酒,酒在丽江市一样好东西,所以才有酒吧一条街,酒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陌生人的距离迅速拉近,把人的心扉迅速打开,而且喝了酒晚上好睡觉,一觉到天亮,醒来还能听到鸟的叫声。到处都是真人在唱歌,而不是CD或者音响哦!这些歌手都是真正在用感情在唱歌,当然了,也有少数唱的不好的,我前天晚上把丽江一条街走了两遍,去了两家酒吧。第一家在外面感觉还可以,进去坐着就不舒服,凳子也不好坐,氛围也没有。作者也说了,在丽江,有时候就是需要氛围,五湖四海的朋友聚到一起,谈天说地。
说一说丽江的狗,作者书中写到,在丽江,狗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有时甚至超过我们的家人。人们都说,在丽江,过得最舒服的大概就只有纳西族男人和狗了,丽江的狗可以肆无忌惮地躺在他们想躺的任何地方,包括各个美女游客的怀里,大快朵颐地享受来自五湖四海的零食,大大方方地像个巨星似的与各类游客合影。我这次去虽然没有看到和游客合影的狗,但是丽江的狗真的是很乖,一般我看到狗都是很紧张的,但是这次去丽江,看到狗一点不紧张,反而很亲切,那狗一看就不咬人。前天当我走得很累的时候,我正好看到一条狗悠闲地躺在客栈门口晒太阳(丽江叫烤太阳),我说跟朋友说,好羡慕那条狗,朋友说,是不是觉得现在狗都不如?哈哈哈。
再说一下双廊,我刚在旅行社工作时,曾有个女孩来咨询,说想在双廊小住几天,不跟团回来,我当时还很纳闷,后来作者也在书中提到,说现在有点像工地,我昨天去看了,真的很美,不是一般的美,第一次体会到大自然原来可以这么美。我没拍多少照片,因为大自然的美有时候照片是无法表达出来的,要亲自去看,去体会。本来昨晚要住双廊的,但是双廊最近所有的客栈都被停业整顿了。
我去了作者的返璞归真店了,很美,我还刻意问了老板,是不是丽江的客栈都可以蹭饭?作者在书里写了,我也去验证了,确实如此。
再说一夏唱《一瞬间》的小倩,我2014年去的时候,古镇基本上每家手鼓店都在放这首歌,而且还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在拍手鼓,书中作者说小倩已经离开丽江了,确实,我这次去,这首歌没有那么普遍了,手鼓店似乎也少了很多。
通过作者这本书,我第一次这么了解丽江,第一次知道丽江的客栈真多,想想作者书中开客栈的不容易,现在看了这么多客栈后越发觉得真是非常不容易!
作者的客栈投资人,也是作者的姑父来看了作者的客栈后问作者,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在上海在公司好好上班不好吗?为什么要来丽江折腾?作者答:“因为信仰,因为金钱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财富和快乐并不成正比。”其实我觉得作者是因为情怀吧,就像作者自己说的,来丽江,别人从来不会在乎你从哪里来,你是做什么的,你要到哪里去。只要来了,就是朋友。
x2��*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