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需要考试真是太可怕了。”

出于这样的担忧,趁着孩子刚满两岁,赶紧再读一些育儿类书籍。

选书上,两岁前,孩子小,除了把他喂饱,几乎不用考虑其他,所以要读育儿营养类。

两岁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进入第一个叛逆期,需要读点育儿教育类。

也不是寻求法宝,只求更新观念。

孩子不是机器,没有说明书,这类书籍尤其不能过多纠结于其操作性,那种越具体到如何应对孩子每句话的书其实越没有价值。因为归根究底,教育孩子,主要在于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只要观念更新了,父母的行为自然就有了。

kindle上看到这本《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题目鸡汤味十足,畅销书基本都这个套路。但还是读了下去,越读越发现作者讲得非常有道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观念并非凭空而来,是基于于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全书通读下来,发现本书主要讲了两个字——“共情”。这两字好于不少高大上、复杂得让人不明不白的教育理念。

什么是共情?共情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并随之作出回应的能力。说到底,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这本书的主旨即是:父母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如何教育孩子。

全书主要讲述如何用“共情”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第一步:觉察到孩子的情绪

大人都说孩子无忧无虑,那是在大人看来,其实孩子也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造成孩子情绪的事情在大人眼里几乎全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因此很多父母不会将孩子的情绪放在心上,认为是“小题大作”“过一会就好了”“小孩子就是这样”……

父母不愿直视孩子的情绪问题,这就失去了一次次对孩子情绪管理训练的机会。

第二步:把握机会

在细微的情绪出现时就处理它,而不是等到它进一步升级,这样能帮助我们在无需付出巨大代价的前提下,练习倾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倾听与认可

愿意倾听孩子的情绪倾诉并认可孩子的各种情绪,这里说的“认可”是“接纳”的意思,就是要接纳孩子的喜怒哀乐,不能压抑孩子的情绪(试想自己的情绪被人压抑是否不快),要让孩子认识到有情绪并不是不正常的事。

第四步: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帮组孩子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正在经历的感受,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高兴,什么是悲伤,什么是激动,什么是愤怒。帮他们建立关于情绪的词汇库。

第五步:划清界限,解决问题

接纳孩子的一切情绪,但要限定孩子的行为。比如,孩子感到沮丧,动手打自己的伙伴、弄坏玩具、甚至骂人。对这种沮丧的情绪,父母要接纳,因为孩子有表达情绪的自由。

但父母要限定孩子的不当行为,要让他认识到有情绪是正常的,但不能以伤害他人的行为表达,接下来,父母要告诉孩子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些情绪,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要锻炼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千万不能帮孩子做决定)。

总之,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仅是一个孩子,要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教会孩子怎么表达情绪,这样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