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感受:
爱人今天没有跟我道晚安,是不是我最近做错事,使ta生气了?
同事看到我没有跟我打招呼,是我得罪她了吗?
朋友们聚餐没有叫我一起去,是不愿意和我做朋友了吗......
通常有以上感受的人,一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喜欢独自一人处理所有的事情,不愿意寻求他人帮助;
喜欢独处,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讨厌处理关于人际关系的问题;
容易因为小事,而产生负面情绪,如罪恶感、内疚,内心不够坚强;
喜欢胡思乱想,觉得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针对自己;
心思细腻,容易感知他人情绪,并且共情能力强,让自己也陷入消极情绪里;
以他人评价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通常我们把这类人称作高敏感者。
当高敏感者把他们的感受说出来时,其他人是不能理解的,通常会说:
“你不要想那么多!”
“你只是过于敏感了!”
“你在钻牛角尖啊!”
“你把生活想得太复杂了!”
“你不要这样想,这样会使你活着太累,不开心的。”
其他人是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把生活过成这样不开心?
其实,高敏感者们也想把生活过得愉快些,可是没有办法,那些不好的想法,总是不自觉地往他们脑袋里钻。
或许有人认为高敏感者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去看心理医生,帮助高敏感者重获新生。
但高敏感并不是心理疾病,而且世界上大约有25%的人是高敏感。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曾说:没有比把高度敏感,定义为一种病理特征,更离谱的事情了。
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那么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态的了。
荣格对高敏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高敏感不再成为心理疾病,而是一种正常情况。
在《高敏感是种天赋》一书中,心理咨询师伊尔斯·桑德,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敏感和钝感,只是两感的程度不同,他根据程度不同把人分为两类:高复原型、高敏感型。
高复原型:钝感程度强,敏感程度弱,大多是性格外向,喜欢接受各种挑战,能很好适应新环境,执行能力强。
高敏感型:钝感程度弱,敏感程度强,大多是性格内向,不愿意产生人际冲突,容易紧张,喜欢稳定的环境,不习惯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高敏感型?
从生物进化来讲,一切进化都是为了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自然间中有太多东西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一不小心就会没命,因此就必须随时保持警惕,以防万一。这种随时注意周围事物,保持警惕,十分灵敏的自我防御机制,就留在了人类的基因里。
但是以前保护人类的自我防御机制,现在却使人们痛苦不堪。
高敏感者每天活得畏畏缩缩,使自己生活得十分辛苦,经常接受到大量的内外各种负面信息。
并且,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高敏感者总是会受到伤害,无法得到人世间的温柔对待。
与高敏感者相处的人总是形容他们:“玻璃心”、“不够坚强”、“神经质”、“相处太累”。
伊尔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种天赋》里写到:高敏感并非缺陷, 而是上天赋予你的一种独特能力,乃是最特别的礼物。
那么高敏感者要如何正确使用这份礼物,让礼物给自己带来好处,消除掉不好的东西,如那些来自内心与外界的不良情绪?
在正确使用方法中,有一个关键点——停止内耗、及时止损。
对于停止内耗、及时止损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做一个不完美的人,降低对自己苛刻的要求,释放出来自自我和外部的压力。
以下是4种具体的方法:
1、深度交谈
斯坦福大学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通报》报告中写到:“人们在判断同伴的内心世界时,存在社会系统的固有偏见,往往低估其消极情绪的普遍性……
很多时候,人们会普遍认为,自己是唯一处于情绪困境的人,其实则不然。”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情绪多元无知效应”。
换句话说,我们只注意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察觉不到他人的负面情绪,甚至觉得他人没有烦恼,每天都处在开心的氛围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如此的倒霉与不幸。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我们不能察觉到他人的,是因为自身心理上的局限性信息造成的。
要如何消除这个“情绪多元无知效应”?
这就需要我们与自己的朋友进行深度交谈,试着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脆弱,使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
当你走进他人内心时,你会发现大家都有一样的负面情绪,不是只有你自己一人会有,你也不是孤立无援的,你身边还有其他人陪着你。
这时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支撑和鼓励,接纳他人的不完美的同时,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后,你的世界就一下子变得美好了。
2、趣味沟通
什么是趣味沟通?
趣味沟通是指接纳差异化的沟通。
不得不说,高敏感者之所以不喜欢社交,害怕冲突,是因为认为自己行为方式不对,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接受。
趣味沟通就能够很好的治疗高敏感者容易受挫折的内心。
例如:
“是吗?虽然我不了解情况,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你的想法很不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通过这样的趣味沟通,消除高敏感者内心不被接受的恐惧,给予了更多的鼓励,促使他们下次也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使人们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产生出更多新点子。
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此,高敏感者不需要想着去得到他人的接受,提出自己的想法就好。接受人们之间的差异化。
接纳差异化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人变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不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接受彼此之间的差异。
3、做真实的自己
高敏感者不喜欢社交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自己和他人不在一个世界里,彼此的感受和理念不同。
在同他人相处时,会觉得自己与他人不一样,觉得自己有问题,如不爱说话、胆小、不合群等。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如果他人不能接受真实的你,那么你们之间是不能够相处愉快的。
伊尔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种天赋》中写道:
学会爱自己,是高敏感者最需要做的一项功课。
想要和他人和谐相处的前提是,你要和自己和谐相处,只有你自己首先学会接纳自己,别人才会接纳你。
良好的社交,持久的关系,不是无条件地迎合对方,满足对方就可以实现的。
在令人舒服的社交中,跟随自己内心的指引,按照自己的节奏,提出自己的需求,做真正的自己。
4、更随意的休息
高敏感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做点看起来“无用的事”,放松自己,让疲惫的身体和心灵休息一下。
例如:整理房间、种花、学习画画、看书、听音乐、做美食等等......
心理学家说过外向的人可以通过社交获得能量,而内向的人在社交时消耗能量,需要通过独处来获得能量。
因此,高敏感者可以通过更随意的休息,重新获得能量,让自己满血复活。
总而言之,高敏感者要想减少自己这种人格特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停止内耗、及时止损。
换句话说,就是做一个不完美的人,降低自己的要求,释放压力。
以下是4种具体的方法:
1.深度交谈;
2.趣味沟通;
3.做真实的自己;
4.更随意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