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茶扉茉莉
01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当年苏东坡先生吃到一位妇人做的环饼时,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动描绘出美食的色与形,妇人的娴熟动作与雅姿。
做美食的人,是快乐的巧匠;而吃美食的人,如同幸福的馋猫。我们通过食物,来连接彼此的内心,增加互动,表达爱意。
你可曾为谁花费时间,投入精力,注入爱和能量,在盛装着柴米油盐的小厨房里,制作爱之餐。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简单而温馨。
02
最近我做了一个成功的小尝试。第一次做出手工面条和饺子,可好吃了!是在家里和爸妈一起完成的。来看看怎么做吧。
一、清汤的神仙伴侣——面条
制作面条分四步:第一步准备材料和工具,第二步是动手揉面,第三步是压面和切面。第四步出成品。
1准备材料:
需要准备的材料很简单,面粉、水、食用油,外加一台手动压面机、一个张大桌子、一个宽盆子。
2动手揉面:
先把面粉往盆子里倒,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少许油。静待片刻,让面粉沉淀和吸收后,动手翻、揉、捻。揉捻成团再按压成一长条。
3压面和切面:
将这一长条,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再用手揉平揉细揉薄。放入压面机,压成一张张更平更细更薄的面皮。
4最后做成成品:
换挡,进入手动压面机的切面。把面皮平缓地放入压面机的第2档(粗面)或者第3档(细面)。最后,把做好的面条再过一次面粉,拿到高处再放下去,反复进行,让面条表面接触更多面粉,不容易粘在一起。面条完成。
下锅:
做出来的面条,加入丸子和青菜下锅里煮。汤浓面鲜特好吃,特有成就感。一斤面条,三口之家够吃两顿。
二、可蒸可炸、人人爱的饺子
像面条一样,先完成前三步。接着只需要拿刚才做好的面皮,找一个圆形的模具,不需要特别尖锐,只要把面皮盖住,轻轻转动,饺子皮就出来了。
将你准备好的各种材料,韭菜、白菜、猪肉、蘑菇等,往面皮中间放进馅料,再用手轻轻一捏,饺子就做好了。每一个皮上的馅料要适量,不要贪多哟。
做美食需要花心思和时间,但时间是花来和重要的人互动的。爸妈于我而言,是这世上最重要的一双人,我觉得值!互动起来吧,让快乐变得简单。快乐,虽然有钱也买不到,可是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却能加倍得到哟!你要不要试试?
03
从小到大,我很少有下厨的机会。直到这次疫情的发生,才让我每天泡在厨房中,醉在饭菜的香气里。
我的中小学时期,家里都是母亲在负责,白天干活赚钱,还要忙三餐。那时的我,只知道吃饱去上学,放学就回家找吃的。现在亲自掌勺,才懂母亲的辛劳。同样一处厨房,我却因动作慢,一天光三餐,就够让我忙得团团转。
后来,我外出工作,常被饿到深夜外出买夜宵。母亲心疼我,每次我回家,她都给我准备一桌好菜,营养的浓汤从来不重样。
我越走越远,母亲不能时时陪护左右,便教我自己煮点,但少了很多辅料和工具,一来我做不出母亲的味道,自己都嫌弃;二来我懒,怕麻烦,就断断续续不常做。
离家越远,越想念母亲做的饭菜。也许清淡,也许不是顿顿合口味,但材料新鲜,制作过程安全卫生。离家越远,越想吃家里的肉和菜。长大后才发现,那些习以为常的三菜一汤,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每次从老家回到城里上班,都有一段难以适应的日子,一遍一遍打心里感叹:伙食,还是家里的好呀!
04
疫情期宅家里,做饭洗菜刷碗,亲自体验了一番父母的累。尤其上个月这件事,让我感悟更深刻。
我在空旷的院子吹了几天大冷风,结果感冒了,向爸妈请了两天假休息。躺床上时,才想起我上学期间,每年的寒冬腊月,父母亲都按时5点半起床,摸黑洗菜淘米,只为让7点半才起床准备上学的我,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那些年,日复一日,我却没听过一句“我很辛苦”,便一直身在福中不知福。
其实,把我养大的过程,父母一定做了很多像这样不辞劳苦的事。而我,一边长大,一边遗忘,越走越远。
几年前,我的表嫂问我妈:“我做的饭菜好像不合孩子们胃口,她们正在长身体,我该做什么菜,才能让她们多吃点?”站在一旁的我,出了个“馊主意”,我一脸坏笑地说道:“您让孩子们出去吃吃苦,她们一定会明白,还是妈妈做的好吃又原味!”
木心先生写过:“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过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和你爱的人,多一些互动,一起感受生活的热气腾腾。在快时代,慢生活;在简单中,感悟幸福的真谛。同时,不管多忙,定要回头看看,爱你的人,默默为你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