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教育做个好孩子,长大之后,所有人告诉我们做个好人,可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如何做自己,我们总是被各种的规矩道德所束缚,以至于不少人在成年之后迷茫无助,不知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而对于这种现象,书的回答是,只要不作恶,你就是好人,好孩子与坏孩子,这样的评价容易让人失去自我,无法平静的生活,因此,我们要跳出好人坏人,这样二元对立的价值观,以追求内心平静为生活目标,这样一来,心情晴朗的日子会越来越多。
适度的艺术,当我们在紧急出门的时候,对方让你把一切东西随便的放到一个地方,而你却真的随意的放在了某个地方,对方生你的气,因为他说的随便是指他心中想到的某个地方,而你随便放的地方,真的只是随便放的地方,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生这种事情,说的人认为你会了解自己,会把东西放到自己想要放到的地方,而做的人,也很委屈明明是你说随便的,到头来却生自己的气,书中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适度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得过且过,马马虎虎,另一种是恰当的好处,如果得过且过的人能够经进一步,就有可能获得周围人的赞许,相反,本身认真努力的人,也要学会适度松弛,许多人或事物精准到丝毫不差出一点差错,可能就会引发全面崩溃,因此,某种程度的适度反而强大,也正因为这种强大才能做到适度,用担心我们该如何学会这种适度,人生漫漫,他是教会我们如何适度的老师
别人如何看自己是对方的问题,没有人想被别人讨厌,然而别人怎么看待你是别人的事?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心,为了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容易过度讨好委屈自己,甚至也可爱幽默的姿态,赢取别人的欢心,只会令自己身心俱疲,不讨厌,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讨厌,必须在喜欢和讨厌中的选择二元式思维方式,使人生观变得僵化,如果有人当面说他讨厌你,那你可以问她,如果被讨厌的等级有十级,那你对我的讨厌有几级呢?
不要在意大家都这么说,大家代表不了全部的人,大家都这么说中的大家,往往只有两三个人,大家都这么说,实际上是想让大家在意自己,其实他不是情报通,也要装作大家的代言人,其实只有他说过,没有必要回避责任,也没有必要用全体来生缘自己的主张
不说坏话,不听恶语,说了你坏话,也不必在意,但我们要注意,不要说别人的坏话,这样就能轻松的生活下去
关于回报,帮助和善心完成就好,不管是帮助者还是被帮助者,最好不要刻意为之,也就是说,帮助者不要想着帮助事情与被帮助者,也不要觉得帮助获取,甚至帮助什么,帮助什么都不要在意,这一点其实很难做到,无意识帮助就是帮助时唔识帮助想不起来,如果想太多,那就不是帮助
关于摩擦,发生摩擦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和原则,自己所遵循的方式是现在依然得心应手,且可靠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因此比较放心,有时甚至觉得这种方式是最好的,认为他具有普遍性,其实自己的方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由于生长环境经验不同,采取的方式,规则不同,因此早发生摩擦是好事,没必要因担心引起矛盾,而一直忍耐,从一开始就各自主张自己的方式,日后为了事情顺利的进行下去,慢慢磨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