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的新篇章,就此展开。
第二天一早,小五和他的母亲背上提前打包好行囊,在晨曦微露时分便早早地来到村口等候去往省城的大客车。他们等待的,正是连通附近几个乡村通往省城唯一的一趟直达大巴,春夏秋冬,6点准时出发,一旦错过客车,就不得不经历乘坐乡村公交并转乘五次才能抵达省城的繁琐旅程。因此,对于方圆几十里内需要远行的人而言,早早地赶到这辆大巴的经停点,几乎成了共同遵循的默契。幸运的是,小五家与村口的距离不远,临近马路的“站点”为他们的等待带来了些许便利。
在等车的过程中,还有一对年长的同村人也在村口,那是他们准备前往省城的医院就医。小五的母亲与他们简单打了个招呼,然后一同静待大巴的到来。此时,小五掏出手机翻看着,那是他暑假期间低价淘到的酷派智能手机,时间显示为5:45。仲夏的清晨带着一丝凉意,村民们为了能在有限地凉爽时间多做些农活,也都选择了早起下地做活。鸡鸣狗叫声若有若无地在村子上空散开,路边的草丛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新。不多会儿,前往村西边的砖窑厂上早工的村民陆陆续续地经过村口,朝着自己的劳作之地开启忙碌的一天。此时,远处的大客车按响了汽笛,向村口的人们发出的集结信号,也是提醒下一个经停点的需要等车的人抓紧“就位”。
转眼大巴已准时而至,小五与母亲上车找到了合适的空位坐下,随后便是几个小时的车程。早起的乘客们,经过刚上车的那段时间喧闹后,便是坐在各自的位置眯上眼找补一下早起带来的困意,当他们被售票员的下车提醒声再次唤醒时,车子已抵达省城的车站。
出站后,一片人潮涌动,小五一眼就看到了学校组织的前来迎接新生的学校志愿者队伍。他也主动走上前去汇合,随即有热情洋溢的学长学姐领着他和母亲,一同登上了校方安排的接泊车。
大学开学日,小五坐在校车上,望着车站外各大高校的接待队伍熙熙攘攘,小五的视线最终定格在一个特别的队伍上——那是他曾梦寐以求但因微小差距未能入学的大学志愿者所在。那一刻,他内心不免掠过一丝遗憾与不甘。但很快,小五的母亲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轻描淡写地安慰道:“没事,孩子,咱考上的这所大学也很好。顺其自然吧,我觉得挺好的,咱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小五也强迫自己及时调整心态,不让失落情绪纠缠太久。毕竟,今天是他大学生活的第一天。
大约半小时后,宽敞的大巴车穿过喧嚣的城市,到达了两边布满绿意的大学城学院路。沿途穿过几所隔壁学校的门前,最终,大巴在镶着“珠城大学”4个鎏金大字的门口停下了。当车辆停稳,热情洋溢的学长学姐们拉着署名不同院系的欢迎新生的横幅凑了上来,来“认领”各家直系的学弟学妹们,为新生们的入学流程提供帮忙和指导。小五和母亲对这突如其来的帮助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就在看到举着“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的横幅后,也就默契地接受了这份热情。大学的这种传统——老生帮助新生,已经延续了一届又一届,这是一种美好的接力,小五看着周围的这群穿着红色马甲和带着印有鸽子标志的红帽子学长学姐,内心竟也同时生出一个目标的萌芽,也期待着有朝一日,他也能成为那个延续这股温暖力量的人。
随后,在体育馆进行了新生报到、安排宿舍、领取生活用品等一系列流程中,小五积极发挥着自己的独立性,询问、处理每一个细节。母亲跟着他,手挽行李,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终于是踏入了大学之门,这是他人生新篇章的开始。他母亲的心中此时既充满了欣慰,同时也不免带着些许寂寞。她尽量调整面部表情,好让他的小儿别发现她的这一微小的表情变化。
终于,完成了全部的入学流程,小五找到了自己的宿舍-12317,没错,这将是他接下来4年里栖身的居所。宿舍的门已敞开,进门的景象让人心生欢喜——宿舍整洁明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一张床铺上。已经有室友先他一步到达,小五选择了一张中间的床铺,开始和他的母亲一起整理行李,悉心布置起新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