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眼过度,感觉眼睛快瞎了。于是联系亲同学麦老师,把之前错过几个亿的用眼健康讲座补回来。
仔细的学习了麦老师的内容,第一反应是,麦老师这个题切口很大,讲的内容跨度也大,但是过了打磨会,符合分享的标准,是做好了哪些呢?就我个人看来,可能的有:1、实用的方法多,大家都能够打包带走;2、以年龄段的需求为主线,穿起了各颗珍珠;3、眼睛的健康与所有人都是强关联。
我又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精神健康。我们有没有可能按照这样的方式做一个精神健康的专题呢?按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的人群进行分类,最易感的精神疾病是什么,如何治疗,这个是不是可以做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