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同的活动,相异的感受(部分节选)
改变生活品质的第一步是:注意每天所做之事,并体验在不同活动、场合、时段的感受。
生活品质如何,要看人在70年(或更多)岁月中做了些什么,以及这段时期的意识流转情形。一般说来,不同的活动会带来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这是众所周知的。倘若一辈子都做些灰心丧气的事,你便不可能拥有愉悦爽朗的人生。
人类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并非线性,而应视此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联而定。例如,食物虽是产生愉快情绪的最佳途径,我们却无法靠不断进食来获得快乐。饮食即使有助于提升快乐,但进食时间也仅占每日清醒时段的5%。如果分分秒秒都用于吃喝,我们会立刻对食物丧失乐趣。其余如性、休息、看电视等人生乐事,也是相同的道理:少量即可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且又不致上瘾成癖;数量越是增多,“报酬率”便越是减少。
重视人际互动
对于未受教育、贫穷、单身或离婚等资源最少的人而言,孤独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些人处于群体中时,通常不会出现病症,只有孤独时才会产生异状。凡被诊断患有长期忧郁症或饮食机能失调的人,只要有人相伴或全心投入一件事,便与健康的人无异。但当他们孤独无伴且无事可做时,心中便会充满沮丧的念头,意识逐渐紊乱。事实上,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只不过程度较轻微。
其中的道理在于:当你必须与旁人打交道时,即使对方是陌生人,你的注意力仍会因外在需求而集中。旁人的出现为你带来目标,并提供回馈。即便是最单纯的互动,如询问时间,也是一种必须发挥人际互动技巧的挑战。所有一颦一笑、语音顿挫、态度举止,都是你在街上拦截生人、礼貌问话所不可少的技巧。若互动更加亲密,技巧及挑战的难度也会直线上升。由此可知,人际互动具有许多心流特征,需要你不断投注精力。相反,当你无人为伴、无事可做,心念自然无须集中,此刻的你只好胡思乱想,甚至大钻牛角尖。
朋友可带给人十分正面的体验与感受。有朋友相伴的人会表示,他此刻快乐,而且显得敏锐、振奋、好相处,并且有强烈的动机——青少年尤其如此,七八十岁的退休老人也不例外。友谊对人生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低估,如果身旁有个人愿意听你诉苦,给你情感上的支持,你的生活品质一定会大幅提高。根据全美调查,遇事若至少有五名可以相互商量的朋友,这种人“非常快乐”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六成。
与家人相处的体验属于一般水平,不会比与朋友相伴快乐,但也不如独处时那么糟糕。然而,这项平均值的背后却是一些南辕北辙的答案。例如,某一刻你可能在家中勃然大怒,但下一刻又欢天喜地。若是工作时间,成人多半注意力较专一、念头较集中,但在家中,成人的动机及快乐程度则较高。同样,儿童在学校及家中的状况也呈现类似的结果。
家人间的互动体验多因对象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