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红楼梦》,是一部女人书。
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更是将那些如花的美人描摹到了极致:
芙蓉般高雅的黛玉,牡丹般富丽的宝钗,海棠般娇俏的湘云......
有这样一个人,她的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甚至连王熙凤都夸她“为人雅重”、“温厚可怜”。这个人她,就是邢岫烟,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人物刻画却深入人心。
古语有言:“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邢岫烟,一个从小被穷养长大的女人,却实现了人生的华丽反转,打破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人生设定。
01
岫烟一出场就披着一层悲情的外衣,宝钗曾评价:
“想她家业贫寒;二则别人的父母皆是年高有德之人,独他的父母偏是酒糟透了的人,于女儿分上平常;邢夫人也不过是脸面之情,亦非真心疼爱。”
家境贫寒,亲情淡漠,父母粗鄙不堪,只顾自己吃喝玩乐。
走投无路之下,投奔姑母邢夫人,可邢夫人本就荣国府的“尴尬人”,刻薄寡恩。
所以岫烟,几乎是整部红楼原生家庭最糟糕的人了。恐怕比起“打秋风”的刘姥姥,还略有不堪。
在“两只富贵眼,一颗体面心”的大观园中,她就像是一个误入豪华盛宴的不速之客。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那天还正赶上贾府三大亲友团集体出游。
宝钗叔叔家的薛蝌、宝琴,李纨婶娘家的李纹、李绮,还有他们这一家子。
在贾府这样的富贵之家,谁不渴望出类拔萃,所以人人都“浓”,但唯独岫烟最“淡”。
素衣布裙,也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她,她自是像一根水葱儿似的站着。
贾母对宝琴,又是送裘皮大衣,又是逼王夫人认干亲;对李纹、李绮也是多番嘱咐,可到了岫烟这儿,只是对邢夫人敷衍了一句:
“你侄女也不必家去,园中住几天,逛逛再去。”
就连一向怜香惜玉的宝玉,也忽略了岫烟的存在,只称宝琴、李纹、李绮三人为“天生精华灵秀”之辈和“人上之人”,天上地下可见一斑。
按理讲,长期被贫穷和卑微压抑的女子,性格上也许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缺陷。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遇上糟糕的父母,可能一辈子就毁了。
但是岫烟不仅没有被苦难摧毁,反而保持着少女的那抹纯净,活成了一道温暖的光。
凤姐赞其:“邢岫烟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温厚可疼的人。”
她待人以诚,用最大的善意和这个世界和解。
就连复旦大学陈果教授说:“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或许她早已看透了生活在她的世界留下的点点滴滴,她不愿看见也不忍看见给别人的世界带来烦恼,用自己的方式活成了心中理想中的“人儿”。
她选择了随遇而安,一切顺其自然,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她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太多的要求,她只希望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就如她在诗中所写的那样:浓淡由他冰雪中。
难怪清代红学家陈其泰称其为“书中第一流人物”。
02
岫烟在《红楼梦》中和宝玉讨论妙玉中有一个细节,现在想来,让人既心生怜爱,又可敬可佩。
“我和她(妙玉)本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当年她在蟠香寺修炼,我家租她庙里的房子住,和她做过几年邻居,她教我认字读书......”
说这些话的时候,岫烟云淡风轻,仿佛说的是别人的故事。
但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在那个苦难的岁月中,一个小姑娘寒窗苦读的身影。
穷困的家庭出身岫烟无法改变,遇上荒唐的爹妈她也无从选择,但她可以改变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未来的自己。
多年后在“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一首《咏红梅花》,虽是惊鸿一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展露无疑。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红。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因一首诗,清人涂瀛甚至在《红楼梦论赞》里称她“学养兼到”。
黛玉清高,宝钗心机,要比谁明媚温暖,只有那个在大雪天还身着一袭薄衣的女子。
她既没有因为自己身份低微而拒绝公子小姐们的邀约,更没有因为生活的重压而在群芳中黯然,甚至能在百花争艳中自信地展现着自己的才华。
妙女将她引为知己,宝玉赞其超凡脱俗,连黛玉都对她青睐有加......
不要因为自己的小自卑而害怕别人的冷嘲热讽,当然更不要拿自己的自卑去消耗别人,同时也消耗掉你完美的人生。”
03
初读红楼,我本以为进入大观园,岫烟即使不受待见,但多少能改善一些“穷养”的处境,至少不再为生活奔波。
但是,很快我便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原来社会是有阶层的。
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分例,作为亲姑姑的邢夫人却让她拿出一半接济父母,大冬天的还必须当了锦衣,贴补家用。
却没见她的父母或姑姑,对她有过一句话的关怀。
比起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穷养,无疑是扎在女人心头的一把利刃,这不就和我们现在多少人一样,物质富足了,却缺少了精神的慰藉。
和岫烟比起来,我自愧不如。她在生活的夹缝中,独立且坚强地绽放着:
没有大红猩猩毡,旧毡斗篷也很好;
没有金玉首饰装点,不戴就是了。
贾母赠送的礼物她半点不曾挪用,王熙凤和平儿让丰儿送来华服,她不但婉言谢绝,还拿了个荷包送给丰儿。
即使被贫穷逼到生活的墙角,岫烟始终站在崩塌的边缘纹丝不动。
一个自尊自爱的女子,注定了不会被生活辜负。
于是我们看到:
探春见她没有饰品,送了她一件白玉佩;
宝钗见她温柔善良,亲自为她赎回当票;
薛母更是将族中年少有为的薛蝌,而不是自家那位呆霸王薛蟠介绍给她……
我能想到多年以后,即使头发花白,满面沧桑,岫烟依然能够笑着对自己的后辈们说起大观园里那些美丽的花儿,其中有一朵就属于她自己。
那时,她脸上的笑容不增不减,亦如当初最温柔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