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夜2点过10分,我在医生休息室二线待机。喝着加了一点点咖啡粉末的牛奶,敲着论文,忽然就接到了值班实习医生打来的电话。
他说,护士巡夜时发现36床病人心率上到了170,床边观察了几分钟也不见回落。因为病人年事已高,82岁高龄,身上基础病比较多,又有心脏病史,他拿不准接下来该怎么做,是我们科室直接下医嘱还是喊心内科急会诊?遂打电话请示。
我连忙跑了过去。
36床是一位老太太,我去看的时候老人家依旧睡得酣甜,呼吸平稳,自己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身体的异样。而一旁的监护仪除了提示心率高之外,其他体征也还算正常。然而,我敏锐地注意到,虽然变化幅度很小,但病人血压有在往下掉的趋势。
“不会吧,你看,又上去了。” 实习医生说。
数字忽然又上去了,这情形有点怪异。
“她家里人了?” 我察觉到老太太旁边只有我们两个白大褂。
“护士说,家属今晚回家了,刚打电话联系过。”
心真够大的,这么高龄的病人居然也敢一个陪护都不留。
但现在不是责骂别人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快速转着实习医生给我汇报的病人基本情况。
“老太太是上周入院,主要症状为腹痛、便血、黑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需要手术治疗,他们没有把握遂转送我院治疗。但因病人高龄,目前体质虚弱,又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放过支架……综合评估后,认为内镜检查风险系数偏大,本人和其家属亦不同意内镜探查,所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目前已经治疗两天,目前腹痛减轻,大便转黄,似乎在好转的路上。”
我思索片刻,暂时还达不到请急会诊的指征,但担心患者有栓塞风险,我决定先直接上可达龙微泵,保持密切观察。
午夜3点,心率降下来了。当时,老太太精神尚可,意识清醒,主诉除了有点轻微头晕,无其他明显不适。
此时家属还未到达。
我要护士小姐姐继续给家属打电话,晚上病人身边不能缺人。小姐姐嘴巴一翘,有点埋怨地说:“已经打过几回了,压根不听,脾气还很大。说什么人都快好了,要我们不要小题大做,影响他睡觉,真有大事再找她。”
我被噎得无语,值班医生接过话头,说:“我来打,他们不敢骂医生。”
然而一连打了2个,没人接听。
没办法,还是只能麻烦护士与值班医生今晚多跑几次。我又额外叮嘱,一定要注意观察病人臀部是否有异样。然后,回到休息室继续码字。
凌晨4点6分,一头蒙在桌上半睡半醒的我被手机急促的铃声惊醒,值班医生说,老太太刚才按铃说要大便,然后拉出来都是跟水一样的,其中还混杂有很多暗红色的血块。
我一听就知道糟了,下消化道出血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我立刻冲向医生办公室开药开检查。止血制酸、补液扩容、床前B超、交叉配血……做好一切准备。
医嘱下完,又跑到床边盯紧生命体征变化。此时,老太太已经面容痛苦,抱着肚子说腹痛,看来还在进一步恶化。便又觉得老太太身上静脉通道不够,赶快嘱咐护士扎上。
这种情况随时都有可能推进手术室,急需家属签字,让值班医生一个劲地只管打电话联系家属。
响铃,未接。
另一边,老太太血管很差,护士扎了好几次都没成功。
老太太又拉肚子了,这回拉出来的是鲜红色的血液,量很大,血压嗖嗖地往下掉,幸好有预判,直接挂血袋输血。
值班的两个护士小姐姐马力全开,但依然顾不过来。老太太还在拉肚子,身边根本离不开人护理,我们只能紧急向其他科室求援。
当另一个科室值班的护士长过来时,病人的血压已经降到了休克血压值,赶紧让护士先推一支多巴胺升压。趁拉肚子情况好转,血压上去时,护士长忙着安排给病人换下所有衣物,准备随时进手术室。
家属电话终于接通了,我直接拿过手机跟他们讲:“现在下病危了,你们赶快过来,老人家需要马上手术,赶快做决定!别说其他的,我只能告诉你,进,还有希望,不进,九死一生!”
话说着,那边监护器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血氧已经下降到50%,还在持续下降,病人肉眼可见的呼吸急促,不用听诊器都知道有明显痰音。我赶快调高氧流量,跟护士一起做吸痰,竟然吸出好多粘稠的痰液,血氧这才开始有所回升。
情况真是特别严峻而又复杂。
眼前是消化道出血,同时心衰、痰堵、呼吸不畅……诸多症状。
手术室、ICU都联系好了,相关医生也都到场会诊过,就等家属最后定夺确认。
凌晨4点50分,家属终于赶到抢救室,第一时间就是嚷嚷,怎么下午离开的时候一切都好,突然就恶化了。
我只花了两分钟跟他们解释目前状况。高龄老人本身就风险很多,之前又拒绝内镜检查,身体里一直就有个定时炸弹,现在突然炸了,其他的不过是连锁反应罢了。现在的关键是尽快做决定,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办,不能拖了!
然家属们得知手术风险很大,ICU也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后,迟迟不敢做决定,磨磨蹭蹭,几个人交头接耳好一会也没个结果。
他们既担心老太太的安危,也苦恼高昂的后继费用。
好在老太太恢复了些许精神,我便让他们自己跟患者本人商量一下,但是要快。不管是进手术室,还是去ICU,都要快!
凌晨5点,冬天的清晨还是那么黑沉沉的,看不到一丝曙光,只听见窗外风声在耳边萦绕。
家属们出来了,这回很快。
老太太本人拒绝了手术,还有ICU,不想折腾自己了,她只有一个要求,希望能活着回到乡下老家,回到自己的老屋。
老人总是希望落叶归根的。
这个决定让我们感觉有些失望,虽然也能理解。家属也是泪眼婆娑,看得出也是万般无奈。
我们给她快速办理了出院,家属也联系了救护车。
老太太离开的时候,血压已经只有63/40mmHg,挂着点滴,带着呼吸面罩,上车前又给她补了一针肾上腺素,希望这一切能帮助她实现自己的心愿,或者,也许有奇迹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