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老朋友聊天。
我是下午两点,她是早上七点。
“我跟他接吻了”
“灯光师!摄影师!来准备好说出你的故事”我激动地说着,果真,八卦使人快乐。
很高兴朋友恋爱了。
朋友上次的恋爱是在我的见证下开始的,亲眼看着她去跟喜欢了很多年的男孩子告白,在一旁的我紧张且激动。
“到底能不能成啊?”
“他也是喜欢她的吧?”
“他应该知道她喜欢他这么多年吧?”
“成了成了!哦耶!”
如今二十三岁的我仍旧记得十八岁那年见到女孩脸上洋溢过的幸福的笑容,以前qq说句话都要斟酌半天说什么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作为全程见证人的我甚感欣慰。
但是,在一起半年后,他们分手了。原因是男孩觉得他并没有那么喜欢女孩。
但是女孩告诉我说“原因是他更喜欢漂亮的女孩子,原因是他觉得两个人异地恋没什么意思,原因是他对他们的未来并没有什么信心,原因是那句老套的——你是个好女孩但是我们不合适。”
后来女孩出国了。
今天我被告知男孩给女孩说“他后悔了,但是也晚了,他打算等着家里相亲了。得知女孩有了新男友,也祝她幸福。”
我问女孩什么想法?她说,只是觉得可笑,大一的时候分手觉得自己在大学里能找个更好的,但是事实证明理工类大学女生少得可怜,有对象的也是高中就有了,大学里的爱情其实并没有小说里那么多。等到如今毕业了,再想起真心实意喜欢过自己的人,就那么一个她而已,后悔是必然。迟来的深情也是真的廉价。
我小时候看《恶作剧之吻》,我羡慕袁湘琴可以有江直树这么好的老公,甚至觉得这种就是玛丽苏根本不存在,但是长大后再看这部剧的时候才发现,幸运的人是江直树,因为他有这么一个善良可爱一心一意只喜欢他的老婆,江直树去当医生,袁湘琴就去当护士,江直树完美的人生里安静但平淡,但是大马虎袁湘琴有趣且充满正能量,幸福至极。
真切地被爱,坚定地被选择,可遇不可求。
朋友如今的男友是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看着他们的聊天记录,顿时觉得英文单词的意思还是很有趣的,给人留足的想象空间。尊重文化差异,尊重朋友的生活方式,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慢慢来是一种诚意”。
快餐恋爱的时代,各种社交软件广告满天飞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近很近,可以微信聊天到天亮的人也很多,但是可以不远万里来见你一面的人,少之甚少。人们总是在不断打量与盘算中踉跄着,打量着对方身上哪里值得自己付出,盘算着付出之后回报究竟有多少,这那哪里算得上一星半点的喜欢,被寂寞包装着的新鲜感罢了。
学生时代的爱情想必是大多数人心里的白月光,太多人的初恋情结究其根本无非是那份“纯粹的喜欢”。
我喜欢你,所以我想跟你分享我的快乐。
我喜欢你,所以我想每天都能够见你一面。
我喜欢你,所以我支持你的决定。
我喜欢你,所以我尊重你的想法。
我喜欢你,所以我想在这漫长的生活里和你度过专属于我们的时光。
慢慢即漫漫。